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旅游
王柏龄故居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淮海路44号。原国民党执行委员王柏龄所建,占地面积2340平方米,为中西合壁的花园洋房。大门偏东南向(从院西开侧门进出),门廊有木雕。楼在院中,坐北朝南,为二层钢筋混凝土砖木混合结构,坡屋顶。一、二层中间...[详细]
南河下118号民居 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河下118号。清代民居厅房,南向硬山造。面阔五间,进深七檩,厅前有卷棚,大小柁梁两端均有卷杀,前有抄手廊环抱,保存基本完好。现机电设备公司用作仓库。地处南河下历史文化街区内,西侧毗邻廖姓盐商住宅...[详细]
刘氏庭园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粉妆巷19号。清代民居,大门东向,占地约1000平方米。宅东北为一庭院,院内有南向花厅三间,厅两侧为廊。院内残存若干湖石,院墙东南两面有水磨砖漏窗。宅东南书斋三间,前有抄手廊环抱,其格扇、挂落、装修保存尚...[详细]
湖北会馆 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南河下174号之二。原系湖北会馆大厅,坐北朝南,硬山顶,全部楠木结构,用材考究,面阔三间,进深七檩,前后有卷棚,柱础、雀替雕刻精美,保存完好。可结合南河下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整治,与东侧汪姓盐商住宅相连成文物...[详细]
片石山房又名双槐园,园以湖石著称,是明末清初画坛巨匠石涛叠石的人间孤本。石涛,原名朱若极,是我国明末清初杰出的大画家,一生放鞭名山大川,“搜近奇峰打草稿”,晚年侨居扬州,留下叠石的人间孤本——片石山房。假山内藏有一所石屋,可作夏日消暑的好...[详细]
盐运司衙署门厅 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国庆北路。系两淮都转盐运使司衙署门厅。坐西朝东,悬山结构盖筒瓦,面阔三间,进深五檩,门厅两侧筑有八字墙,门前有石狮一对,保存完好。2001年已整修,作为东圈门片历史文化街区的西入口景点。,盐运司...[详细]
扬州剪纸博物馆分扬州剪纸艺术历史陈列馆、剪纸大师工作室、剪纸艺术传习所和剪纸展销中心四部分,收藏了来自全国各流派的剪纸代表作400余件,博物馆还专门设立了传习所和剪纸大师工作室,访客可以亲身体验传统剪纸技艺的魅力。 剪纸博物馆成为...[详细]
甘泉县衙署门厅 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甘泉路194号。县衙仪门,始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坐北朝南,面阔三间,檐下有斗拱,门前两侧为八字墙。保存基本完好。为老城区仅存的县衙建筑,东南与匏庐相邻。,甘泉县衙署门厅,...[详细]
壶园 现为市级文保单位,位于东圈门22号。原系清代盐商宅园,后为寓居扬州的江西吉安知府何廉舫家园。宅东为花园,原有假山、亭台、曲桥、水池,间植花木,今已毁坏,北部尚存广玉兰一株。西部住宅现存大厅、住宅两进。,壶园,壶园简介,壶园_扬州市广...[详细]
刘文淇、刘师培故居 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东圈门14号。刘文淇(1789-1854),仪征人,字孟瞻,清代训诂学家。故居名“青溪旧屋”,亦称“刘氏书屋”,系清代民居,坐北朝南,前后三进,小青瓦平房。刘氏世代居此。入门为一院落。第一进厅房面阔三间,...[详细]
朱氏园 现为市级文保单位,位于南柳巷38号。房主清代朱氏,开药草行。大门面西,门楼已毁。南为住宅,北为花园。住宅前后四进,三、四进已改建。花园已毁,今存残石。现用作居民住宅,保存一般。,朱氏园,朱氏园简介,朱氏园_扬州市广陵区朱氏园旅游指南...[详细]
乾隆十八年,即公元1753年,扬州盐商于天宁寺西园兴建行宫,三年而成。宫前建御码头,乾隆游瘦西湖于此登船。御码头为青石所砌,历经二百多年风雨,完好无损,坚固如初,现为著名的“乾隆水上游览线”的起点。有趣的是,御码头的这块碑刻写的是“御马头”,因...[详细]
刘庄 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广陵路272号。初名“陇西后圃”,建于清光绪间,民国十一年(1922年)归盐商刘氏,修筑后改今名,占地6160平方米。大门南向,园在住宅以北,以院落分隔。园入口有月洞门,上额“余园半亩”,有南向厅屋三间,厅后有院,厅西有...[详细]
诸姓盐商住宅 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国庆北路342-346号。建于清代,为盐商诸春山、诸坤山兄弟住宅。坐北朝南,占地746平方米。过门堂中轴有仪门,入门为大厅,面阔三间,进深七檩,厅内置竹雕罩格,装修精美,厅后有抄手廊,后进住宅为三间两厢,厅与...[详细]
从国庆路和东关街交会处往西走,便是扬州的彩衣街,这条老街的得名,源于过去街上林立的彩衣店铺。《扬州画舫录》曾经记载彩衣街,称它为“运司后一层,旧设有制衣局,其后绣货、戏服、估衣等铺麇集街内,故名。从国庆路走进彩衣街,在老街的北侧,一排明...[详细]
八咏园 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大流芳巷29号。园在住宅之西,分南北两部。南部亭林已毁。现存建筑两进,其余已毁。,八咏园,八咏园简介,八咏园_扬州市广陵区八咏园旅游指南...[详细]
贾氏宅(同福祥盐号)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丁家湾1号。原为盐商贾颂平所开“同福祥盐号”用房。坐西朝东,硬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七檩。大柁梁呈方形,二柁梁呈圆形。现为民居。,贾氏宅(同福祥盐号),贾氏宅(同福祥盐号)简介,贾氏宅(同福祥盐号)_扬...[详细]
皮市街曾是扬州“皮货一条街”。皮货自古至今都是时尚、高雅的象征。历史上富庶之地的扬州,当然少不了皮货生意,并最终形成了“皮货一条街”。这街道,便是皮市街。作为彰显古城历史老街特色的标志之一,皮市街选用的道路石材为花岗岩麻石。 皮...[详细]
怡庐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嵇家湾。民国初钱业经纪人黄益之建,扬州叠石名家余继之设计。坐北朝南,大门东向,园分前后两个院落,占地460平方米。入门为一庭院,北面居中有花厅三间,东、南两面有游廊相接。西偏依墙叠宣石假山,上植丛桂。墙中...[详细]
丁姓盐商住宅 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地官第12号。盐商丁荩臣住宅。现存砖雕门楼、大厅、二厅及住宅楼共五进,占地约600平方米。大厅硬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七檩,杉木梁架,前后有卷棚,厅南两侧有廊相接,两山墙外侧嵌有“西岳华山庙碑”石刻6...[详细]
岭南会馆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新仓巷4-3号。始建于清同治八年(1869年),卢、梁、邓、蔡姓盐商集资修建,光绪九年(1883年)增建。坐北朝南,建筑东西两条轴线,东轴线上前有照壁,大门为砖雕牌坊门楼,入内有照厅、大厅、住宅楼。大厅为硬山顶,楠木...[详细]
浙绍会馆位于达士巷54号,清代建筑,占地9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大门南向,仪门西向,门房为三间披房,仪门后为第二进正厅,正厅坐东朝西,面阔三楹13米,进深八檩10.3米,硬山顶,构架取材杉木,抬梁式造型,厅前有卷棚,取材柏木,整体厅堂构筑规整,挺拔宽...[详细]
扬州盐商住宅(廖宅、周宅)廖宅位于市区南河下118号。清末盐商廖可亭宅,占地约2000平方米,住宅分东西两轴,东轴有二门厅、大厅、住宅楼计五进。大厅楠木结构,面阔五间,进深七檩,前有卷棚,东西有廊与门厅相接,西轴有船厅、花厅、住宅楼等计四进,除大...[详细]
四岸公所 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广陵路广陵中心小学内。四岸公所为湘、鄂、赣、皖四省盐务协调机构,楠木厅坐北朝南,楠木梁架,硬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七檩,带卷棚,大结构未动,装修已改。另丁家湾临街存四岸公所水磨砖雕门楼一座,两边有吊脚箩...[详细]
梅花书院位于广陵路248号,为明清扬州书院唯一幸存者,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梅花书院初为嘉靖年间广储门外的湛公书院,雍正十二年(1734)盐商马曰琯独力重建,用今名;首任主事为桐城派文学大师姚鼐。咸丰年间毁于兵火。同治五年(1866)巡盐御史李宗羲...[详细]

当前江苏旅游景点共有3393篇景点介绍。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