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甘肃旅游
•兰州黄河“第一彩虹桥”,连接兰州黄河南岸雁滩和北岸盐场堡交通的咽喉工程。景点介绍雁滩黄河大桥享有兰州黄河“第一彩虹桥”的美誉,全长816米,桥型为三跨连续钢管混凝土刚架系杆拱桥,桥面宽31米,西引桥长75米,东引桥长440米,为钢筋混凝...[详细]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甘肃省兰州市中心城区的皋兰山上,海拔2250米,距城市相对高度约600米,总面积3000亩,植被覆盖率达70%。风景区依山布景,亭台楼阁错落有致,绿化景观郁郁葱葱,满目苍绿有山有水。以三台阁、水景、文化生态广场、石牌坊、兰山钟...[详细]
兰州是一个东西向延伸的狭长型谷地,夹于南北两山之间,黄河在市北的九州山脚下穿城而过。沿黄河南岸,开通了一条东西数十公里的滨河路。因路面宽阔笔直,两旁花坛苗圃,星罗棋布,被誉为绿色长廊,现已成为全国最长的市内滨河马路。游客游览滨河路,可以...[详细]
庄严寺在兰州市城关区旧城中心鼓楼西侧。始建于唐代,相传为隋末金城校尉薛举故宅。大业十三年(617年),薛举在兰州称帝后,即为其皇宫。唐平定薛举后改为佛寺,由山门、厢房及前殿、正殿、后殿等构成三院落。据文献记载,元、明、清各代多次进行修缮,...[详细]
徐家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兰州市城关区黄河北岸的徐家山,海拔高度在1550米~1750米之间,占地2820亩,森林覆盖率达61.7%。徐家山森林公园植被为典型草原向荒漠草原过渡类型。徐家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兰州儿女几十年来造林绿化造出来的国家森林公园。人...[详细]
介 绍 兰州市博物馆位于城关区庆阳路东段110号(原白衣寺故址),建于1984年,占地6.6亩,为地方性综合博物馆。馆藏文物13000余件,其中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的彩塑陶鼓是我国已知最早的打击乐器。出土于红古区的马家窑类型彩陶瓮,高63厘米,肩宽56厘米,为...[详细]
在中国,西起新疆乌鲁木齐,穿越甘肃、宁夏、东到陕西西安,有适于长途翱翔的强盛波状气流和热力上升气流,可完成国际滑翔科技组织设立的直线滑翔2000公里大赛。河西走廊位于这条2000公里最佳航线的黄金地段,其热力上升气流以嘉峪关为最。嘉峪关由...[详细]
关的左翼一段长城,叫做明墙。在关城南侧,紧靠讨赖河北岸80米悬崖之上的边缘有一墩台,叫做讨赖河墩,这里开始,长城象一条卧龙,伏于戈壁之上,向北横穿甘新铁路和兰新公路,直爬到嘉峪塬上,与关之外城相接。这一道黄土夯筑的长城保护较好,除公路、铁路穿...[详细]
嘉峪关游击将军府,也称游击衙门,初建于明隆庆年间,后来成为明清两代镇守嘉峪关的游击将军处理军机政务的场所。现在的建筑是1987年在原建筑的基础上恢复修建的,为两院三厅四合院式,占地面积为1755平方米,建筑面积808平方米。在嘉峪关古代军事史...[详细]
“天下雄关”碑,在嘉峪关城楼西面。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肃州总兵李廷臣视察防务至嘉峪关,见关势雄伟,便写下了“天下雄关”四字,后来镌刻成碑,立于嘉峪关东关坊一里道左。后又移至关西165.7米处。碑坐南向北,碑高3米、宽85厘米。“天下雄关”四字...[详细]
嘉峪关东西两瓮城布局森严,东瓮城门楼眉额刻“朝宗”两字,表示过往朝庭-虽远行“极边”,但仍不忘朝庭和君王。与此相对的西瓮城,门额刻“会极”二字。意即从西域来的诸侯,仕官,商旅,亲善友好地在这里相会,从这里经过,向中原王朝朝贡。西瓮城也劈门...[详细]
介 绍建于明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由时任肃州兵备副宪李端澄主持修建。“光化楼”为三层三檐歇山顶式结构,楼高17米。精雕细刻,五彩装成。楼阁第一层为砖木结构,第二、三层是木结构榫卯咬合而成。虽然经历了五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及地震等自然灾害,...[详细]
介绍 1972年至1978年在嘉峪关西北20千米黑山峡岩壁发现了自新石器时代后期至公元前1世纪古代游牧民族所绘制雕刻的岩画。岩画的内容有狩猎、舞蹈、操练以及飞禽走兽等共计153处,分布在2千米长的黑山峡红柳沟壑和磨子沟、四道鼓沟中。其中,“...[详细]
嘉峪关地区的海拔高度一般都在1600米以上,常年干旱少雨,年均降水量只能保持在80毫米左右,而蒸发量却是降水量的十几倍,对军民的驻屯和生存形成了极大威胁。然而,相对于西北高原的大环境,嘉峪关又是一个四周高中间低的小盆地,其水源主要来自祁连雪...[详细]
介 绍 酒钢水上欢乐园位于嘉峪关市中心,是集游泳、戏水和休闲洗浴为一体的大型水上乐园。占地12200平方米,内有国家标准游泳池一个,并配有水循环处理和喷淋消毒系统,四季水温恒定。 戏水大厅有6大功能区:水上滑道、儿童水池、造浪池、漂流河、...[详细]
内城墙高9米,加垛墙1.7米,总高10.7米。6米以下为黄土夯筑,6米以上用土坯加筑。历经六百多年,墙体虽有剥落,但大部份仍然完整牢固。相传,修筑城墙用的黄土,都是经过认真筛选和加工制作的,首先将选好的黄土放在青石板上,让烈日烤晒,将草籽晒死。嘉峪北...[详细]
   戏台是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嘉峪关游击将军袋什衣主持修建,系当时守城官兵、城内居民及过往商旅的娱乐场所。     其形制为典型的中国传统古典戏台。由木制屏风把前后台分隔开,屏风正中央绘...[详细]
赖河峡谷,河谷大约有20丈深,河谷对面的左面高台上有一个西北景色的寨子,名叫讨赖寨。 用时参考1-2小时交通 位于嘉峪关关城南7公里处长城第一墩景区内,只能包车前往,关城、悬臂长城和长城第一墩包车150-180元,单景点包车50元。 门票 包含在长城...[详细]
明长城遗址西起嘉峪关市嘉峪关,经酒泉,高台,临泽,张掖,山丹,永昌,民勤,武威,古浪,景泰等县,从五佛寺过黄河,在靖远县内沿黄河南岸延伸,高低起伏,一直东至山海关。甘肃境内长度约为1000公里,全用黄土夯筑,夯层厚13--20厘米。有的地段夯土层间夹藏木桩,杂草或...[详细]
介 绍 位于嘉峪关市新城公社野麻湾大队第一生产队,在本市区通往新城公社的公路边,关城东北方向,距关约20公里。据《重修肃州新志》记载,此堡是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兵备李应魁、参将祁忠仪呈请巡抚祁光宗获许建筑,记明“土城周围一百四十丈”。...[详细]
果园-新城墓群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新城乡西南、酒泉市果园乡北的戈壁滩上,是河西走廊魏晋(公元220年-420年)、唐代(公元618年-907年)的代表性墓群。墓群面积13万平方米。墓葬多存有砂砾堆积的封土、墓道。魏晋、十六国墓葬的墓门上方砌筑雕砖的...[详细]
嘉峪关内城有两座瓮城,“东瓮城”和“西瓮城”。东西瓮城的门均是向南开的拱形城门,门额上分别镶嵌着“朝宗”和“会极”两个大字。对应的城门分别是“光化门”和“柔远门”,这两座城门有门楼,而“朝宗”和“会极”是没有门楼的。用时参考15分...[详细]
嘉峪关城楼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南7公里处,是万里长城西端终点。嘉峪关建于明洪武五年,因城在嘉峪麓故名,自古为军事要地。整个关城建造坚固雄伟,气势磅礴,关城呈梯形,周长733米,面积33500平方米,高10米,垛墙高1.7米,东西城垣开门,城楼对称,三层五间式...[详细]
介 绍 在嘉峪关市稍偏东北方向,距嘉峪关城40里,距新城堡20里,距野麻湾堡10里,在新城公社横沟大队第二生产队有一座明代的建筑,叫做横沟屯庄。 这是当时的官庄,是一座土城堡,占地约40亩。屯庄土城成方形,墙高约6.6米,厚6米。除内城外,还有瓮城。城内...[详细]
相传,古时有一对燕子筑巢于嘉峪关柔远门内,一日,两燕出关,日暮,雌燕先归,及至雄燕飞回,关门已闭,不能入关,遂悲鸣触墙而死。为此,雌燕悲痛欲绝,不时发出“啾啾”之声,也一直悲鸣到死。死后其灵不散,击墙有“啾啾”的燕鸣声。从此以后,游人到此,都要击墙听...[详细]

当前甘肃旅游景点共有2131篇景点介绍。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