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莲花寺石窟位于平定川口葫芦河北岸,石窟开凿在向南延伸的一段红砂石崖面上,为一摩崖大龛,长19米,高6.4米。大龛内依山势而开小龛,崖面雕佛像,龛室相连,追像密集,布局巧妙,工艺高超,令人折服。石窟内现存唐、宋时代所开龛18个,其中1号龛为自然形龛。据...[详细] |
![]() |
程家川遗址位于合水县吉岘乡程家川村西北。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面积约11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1.5米。采集有黑彩变体鱼纹泥质红陶钵、重唇口尖底瓶,夹砂红陶绳纹罐等器物残片。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仰韶文化的分布与内涵有重要价值。,程家...[详细] |
![]() |
保全寺石窟位于合水县东北太白镇葫芦河支流平定川马家老庄,距县城120公里。石窟建造于北魏中期及晚期,南北长约40米,共开龛30余个,除中心部分的三、四、六等窟较大外,其余为圆拱形残龛,高约1米左右。雕造题材多为北魏佛教教徒崇拜的一佛二菩萨,一...[详细] |
![]() |
卜家崾岘遗址位于合水县店子乡卜家岘村西南50米。面积约4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1.3米。采集有: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泥质红陶钵、盆等;齐家文化夹砂红陶敞口单耳罐等。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庙底沟类型与齐家文化的分布和文化内涵有重要价值。,卜...[详细] |
![]() |
东关遗址位于合水县太白乡东100米。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面积约8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1.5米。采集有彩陶盆、钵,泥质红陶盆、罐、钵、重唇口尖底瓶、夹砂红陶绳纹罐等器物残片。彩陶施黑彩,纹样有宽带纹、变形鱼纹、变形叶纹等。遗址保存较...[详细] |
![]() |
张沟门石窟位于合水县城北的太白镇爵芦河支流平定川河西岸张沟门路旁石岩上。距县城一百一十五公里。根据铭文,此窟建造于北魏太和十五年至二十年(公元四九一年至四九六年)。石窟群开凿在红砂岩上,岩高六米,长约十一米。全窟残存八个龛,共有造...[详细] |
![]() |
陕甘红军纪念馆占地面积4628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陕甘红军纪念馆分四部分展出:陕甘红军的创建;陕甘红军的巩固和扩大;甘泉县下寺湾政治局会议;陕甘红军再造辉煌。1931年9月,在南梁游击队接连遭受陇东军阀、苏雨生部的袭击受挫后,刘志丹来...[详细] |
![]() |
在全国所有的黄土高原残原中,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黄上层最厚,从而赢得了“天下黄土第一原”的美称。董志原是庆阳市第一大原,也是黄土高原最大的一块原面。董志原位于庆阳市中南部,地处泾水之北,马莲河和蒲河两大河流之间,原面面积910平方公里,占...[详细] |
![]() |
明摹刻黄庭坚云亭宴集诗碑原位于庆城县城钟楼巷。碑通高2.25、宽0.77、厚0.21米。嘉靖三十七年(1558)立。每行14字,由右而左竖写行书五言绝句,每行14字。 宋诗人、书法家黄庭坚书,河西道陕西布政使左参议陈凤摹刻立石。此碑原置庆城南考院内,198...[详细] |
![]() |
书艺瑰宝黄公碣在庆城县博物馆的石刻展厅内,展出了数十通四体皆备、风格各异的石刻碑记,其中署名《云亭宴集》的诗碑,令观众拊掌称奇,寻芳恨晚。诗云:江静明花竹,山空响管弦。风生学士麈,云绕令君筵。越馀百生聚,三吴远接连。庖霜刀落绘,执玉酒明船...[详细] |
![]() |
重建宋范韩二公祠堂记碑原位于庆城县城钟楼巷内。通高2.4、宽0.97米。成化十一(1475)年八月立。额题“重建有宋范韩二公祠堂记”。碑阴、阳均有碑文,碑阳碑文楷书竖行24行,每行25字。碑阴除碑文外下部线刻庆阳府地形图。碑文记载宋范仲淹、韩...[详细] |
![]() |
慈云寺钟楼在庆城县城西南角,有一座意韵隽永、极具魅力的古典建筑艺术,已成了街肆之中富有生机的“点睛”之笔。它就是远近闻名的慈云寺钟楼。慈云寺几经改建,现已成为博物馆的住所。巍峨的钟楼以其独特的阅历,婷婷玉立于如今高楼云集的丛林里...[详细] |
![]() |
周旧邦木坊位于庆城县南大街水利局巷。建于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 木坊坐北向南,四柱三间三楼庑殿顶,东西长14米,南北宽4.2米,高12米,占地面积约70平方米。木坊以四根通顶立柱支撑,原有戗柱不存,平板枋上为九踩斗栱支撑檐部出挑,最外部厢栱位置用装...[详细] |
![]() |
普照寺大殿位于庆城县城北街。普照寺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976--984)年间,原有五佛殿、三佛殿、眼光殿、岳王庙、钟楼、砖塔等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从宋阜昌八年起,历代都曾集资修缮,民国九年地震后仅存大殿。坐北向南,面阔五间,东西长23.7、南北...[详细] |
![]() |
李梦阳亭李梦阳:文学家,诗人。字献吉,号空同子.生于明宪宗成化八年【公元一四七三年】明陕西庆阳【今甘肃庆阳】人。弘治进士,曾任户部郎中,因反对宦官刘瑾下狱。瑾败,迁江西提学副使。李梦阳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反对“台阁体”文风,与何景...[详细] |
![]() |
周旧邦牌坊全名为周旧邦木坊,此坊位于庆阳城南街。明弘化年间建,木质结构;共3间,高约10米,长约12米。木坊以4根明柱通顶,柱之上部5层斗拱叠涩镶砌负托坊顶。权威性辅有青瓦,真书“周旧邦”3个大字。匾下横梁题字:“弘治十八年九月庆阳知府前监察御...[详细] |
![]() |
普照寺普照寺位于原县政府后院,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距今900多年,是庆城八景中的“普照昏钟”景观,现保留5间正殿,不仅是一处重点文物保护景点,而且是早已闻名的我省现存较古老的大型木结构建筑之一。普照寺砖塔拆除时,塔内顶层发现了明代11面铜观音...[详细] |
![]() |
傅介子墓位于庆城县庆城镇石马坳村南。傅介子(?—前65),汉北地郡义渠(今庆阳县西北)人,因西通西域,北遏匈奴有功,官拜义阳侯,死后葬于庆阳县西塬。占地面积约100平方米,圆丘形封土高1.8、底径4.5米。明正德年间吏部郎中都穆立有石碑1通,颂其通西域功德...[详细] |
![]() |
庆城县博物馆创建于1984年,是国家三级博物馆,位于庆城县普照寺巷1号。截至2010年底,收-史文物、近现代文物和古生物化石标本等4762件,其中珍贵文物327件,一级文物24件,二级文物53件,三级文物250件。陶器、瓷器、青铜器、石器、钱币等历史文物是数...[详细] |
![]() |
麻家暖泉遗址位于庆城县庆城镇暖泉村西北500米。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面积约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3米,暴露有灰坑。采集有泥质红陶黑彩敛口钵、绳纹双耳鼓腹尖底瓶、素面敞口折腹罐及夹砂红陶绳纹、附加堆纹罐等残片。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详细] |
![]() |
庆城革命纪念馆成立于2009年8月,为副科级事业单位,现有干部职工6人,其中馆长1名,副馆长1名。2009年县上投资100万元,建设了陕甘宁边区陇东分区纪念馆。馆址位于庆城南大街,占地530平方米,陈列展品430件。截止目前,共接待22万人(次),其中接待参观团体2...[详细] |
![]() |
吴家岭遗址位于庆城县吴家岭村柔远河东南岸的一级台地上。面积5万平方米。属仰韶文化。暴露遗迹和遗物丰富,灰坑和窖穴随处可见。灰层厚2-3米,陶片散布地表,出土有泥质红陶敛口钵、素面盆、线纹尖底瓶、绳纹夹砂陶罐、缸和灰陶环等。1975年曾...[详细] |
![]() |
原位于庆城县城钟楼巷祐德观老君殿前。共2通,幢为八角形石柱,高3.52米,有两层出檐,一层檐底浮雕二龙戏珠;二层出檐雕斗拱饰,檐上仰莲中置石质宝珠。两檐间各面小龛内雕老子像。幢身每面阴刻《老子道德经》-6行,每行76字。系景祐四年(1037)知庆州康...[详细] |
![]() |
陇东中学礼堂位于庆城县北0.5公里的庆城镇南街庆城中学院内。陕甘宁边区政府于1940年创办。原为庆阳县文庙,文庙初建于明洪武年间,历代均有维修,规模较大。设陇东中学后,文庙大成殿作礼堂,名宦祠等古建作教室和宿舍用。现陇东中学已迁,原建筑仅...[详细] |
![]() |
巨家塬遗址位于庆城县温泉乡巨家塬村东北1公里。面积约5万平方米。1963年局部发掘,在厚约7米的灰绿色淤泥层与黄土质粉砂层相间的河湖相沉积物0土有纳玛象、野马、野驴、披毛犀、赤鹿、普氏羚羊、原始牛等动物化石和砍斫器、刮削器、尖状器...[详细] |
双凤山公园位于华亭县城以南0.5公里处,是以自然景观,兼容道教人文景观和现代游乐设施为一体的游乐公园,因形似双凤叠翅而得名。相传古时一对...
莲花台(风景名胜区)位于华亭县西部的关山-之中,距县城35公里,海拨1520米至2764米,相传为皇帝祭天的地方。1995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
位于武都县西15公里处的白龙江南岸杨庞村半山腰,因洞中有洞,乳石遍布,琳琅多姿,宛如包罗万象的阆苑仙宫而得名。万象洞原名仙人洞、五仙洞,相传五...
大峪沟森林生态旅游区位于甘肃省卓尼县木耳乡大峪沟,距县城30公里,总面积105214.6公顷。大峪沟泉流纵横,汇集成四季丰沛的大峪河。河流曲折有致...
临洮岳麓山公园位于甘川公路105公里处,距县城0.5公里,素以绿色出头而著称,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临洮东山不低头”之美誉。 岳麓山素有“兰州...
渭河发源于渭源县城西南的鸟鼠山系,渭源境内长50公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尚书禹贡》载:“禹导渭自鸟鼠同穴山,渭水出焉。”《水经注...
当前甘肃旅游景点共有2131篇景点介绍。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风光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22 游鱼旅行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