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飞龙桥望江楼飞龙桥望江楼位于云龙县旧州镇南,距县城83公里。是清末农民正义领袖杜文秀在澜沧江上修建的铁索桥,建成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1965年桥身冲毁,现余两端桥头和桥西的望江楼。楼呈方形,分上下层,通高11米,边长8米,重檐歇山顶,楼下两侧墙内...[详细] |
![]() |
云龙县城南面的虎头山,危岩高耸,山势雄峻,石壁千寻,风光无限。山中虎头寺是大理地区著名的名山古刹。虎头山地质为一亿多年前白垩纪形成的砂岩,整个山体就是一块巨大的岩石,由于千百年的风化剥蚀,在这片岩石表面上出现了许多神奇而形象的天然纹迹...[详细] |
![]() |
该桥始建于1776年,桥全长40米,孔净跨29米,采用木枋交错架叠,从两岸桥头层层向河心挑出,在相距9米处用5根粗壮的横梁衔接,上铺木板,并有抬梁式木结构桥屋,为云南省民族地区特有的桥梁形式。 景点位置云南大理州长新乡包罗村,通京古桥,通京古桥简介,通京古桥_...[详细] |
![]() |
通京桥通京桥俗名大波罗桥,现名“解放桥”。位于云龙县城北长新乡大波罗村,横跨江上,距县城38公里。桥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道光十五年(1835年)重建。通京桥为伸臂式单孔木梁桥,全长40米,宽4米,净跨径29米,高12.5米。桥采用木方交错架叠,从两...[详细] |
![]() |
水城藤桥水城藤桥位于云龙县城北面约68公里的白石乡水城村,横跨沘江上,因桥用藤子编缀而成,故名藤桥。藤桥是用本地所产的山葡萄藤编织成的吊桥,架在江两边对生的老栗树上,全长25米。桥架设在两根藤子扭编成的直径约5公分的长绳上,再在下面悬吊...[详细] |
![]() |
黄霞昌家庭生态博物馆以雕版、印刷、工艺美术藏品为主,至今仍留有乾隆年间的匾额;杨黄德家庭生态博物馆则以土地契约、字据、家谱、瓷器、木雕等为主,时间贯穿明朝嘉靖、万历,清朝康熙、乾隆、光绪等年代。据黄金鼎介绍,成立家庭博物馆时,村里的...[详细] |
![]() |
彩凤桥彩凤桥位于云龙县城北74公里的白石乡顺荡村,横跨沘江之上。始建于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后历代均有维修,到光绪年间的最后一次维修时把西面的桥亭改建0,名“童子阁”。桥为单孔伸臂木梁桥,全长33.3米,宽4.7米,净跨径27米,高11.33米,桥身建...[详细] |
![]() |
太极图是,天然形成的一个八卦图,多数都是从诺邓拼车或者自驾去的,那里没有公共交通,上去不是很方便!诺邓河和澜沧江支流沘江交汇处,组成一个“S”型的大湾子,形成了类似道教“太极图”的奇妙天然景观。古人称之为“太极锁水”。“太极”上有...[详细] |
![]() |
顺荡村大慈寺火葬墓群顺荡村大慈寺火葬墓群位于云龙县白石乡顺荡村南大慈寺东侧,总面积1.5万平方米。现存火葬墓近千冢,梵文经幢二座,完好的梵文碑71块,残碑20多块,碑除一块明成化二年(1466年)铭文为汉字外,余均为梵文经咒;经幢为四方形三重檐,顶作...[详细] |
![]() |
1、千古盐井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征服云南,置益州郡,下辖24县,其中比苏县即在以诺邓为中心的沘江流域,“比苏”是僰语,意为“有盐的地方”。诺邓盐井自汉朝开采以来至今历两千余年,在这口深深的直井下面,还有纵横交错的引水甬道,犹如一条地下运河,古代...[详细] |
![]() |
顺荡火葬墓群 在距云龙县城70多公里的最北端,有一个古老的小集镇,无论是由县城沿沘江直上,还是从兰坪顺沘江而下,它都会突然间奇迹般跳跃在你的眼前———它就是古老神秘的顺荡井。 顺荡火葬墓群就位于云龙县白石镇顺荡村的莲花山上,火葬墓群...[详细] |
![]() |
天然太极图云龙县城北面因江水绕出一个“S”型大弯子而形成罕见的天然地貌奇观——天然太极图,虽然它不过是地质时代第四纪新构造运动中通过河流深切形成的特殊地貌,但后来人们赋予它许多神奇的传说和故事,成为一个天生的道教文化符号。云龙...[详细] |
![]() |
时代:新石器时代至夏、商、周海门口遗址在甸南镇天马村东北方,距剑湖湖尾闾250米处,1957年发现“铜石并用文化”遗址,在长140米,宽20米范围内小面积清理。遗址中发现住房桩柱224根,均为松木,出土器物多在桩柱之间。桩柱排列不规则,每隔一段即成一...[详细] |
![]() |
介绍:石钟山是石宝山南部的一座支峰,因山上有石像钟而得名。这里峭壁嶙峋,矗立着奇岩异石,被当地人称为“活不耐烦松”的扭松遍布于山间幽谷。在南山坡上,翠竹环抱着一群古色古香的屋宇,那便是石钟寺。寺里有一巨石,形如倒扣的巨钟,故以石钟山为...[详细] |
![]() |
剑湖位于云南省剑川县城东南方,出县城东门后沿金龙河堤迤俪前行6里许即可到达.剑湖周长约25里,平时水面近8平方公里(雨季则要宽阔得多),平均水深4米多。剑湖水温适中,年平均水温为11C左右,每年隆冬时节之凌晨,仅湖边结有些许薄冰。剑湖以其水质之...[详细] |
![]() |
寺登街位大理州剑川县南部沙溪镇,为茶马古道要冲,被世界建筑文物保护基金会(WMF)称为“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集市”。2001年10月底,与中国长城、陕西大秦宝塔和修道院、上海欧黑尔、雪切尔犹太教堂并列“2002年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保护名录”。...[详细] |
![]() |
满贤林千狮山景区AAA
满贤林千狮山位于大理剑川县以西1.5公里处,景区总面积3.5平方公里,满贤林最有特色,最能吸引游客的则是规模宏大,气势壮观的石雕千狮山。满贤林原名“蟒歇岭”,又名“莽歇岭”或“买闲林”,是剑湖省级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满贤林千狮山雕刻...[详细] |
![]() |
石宝山风景区的自然景观中,非常引人注目的是遍山嶙峋的奇峰异石,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描写它们“峰头石忽涌起,如狮如象,高者成崖,卑者为级,穿门蹈瓣,觉其有异”。这些紫红色砂岩球状风化石构成了千姿百态的造化奇观,与石钟寺遥相对应的正是这样一片...[详细] |
![]() |
严家民居位于喜洲古镇内,是由喜洲“四大家”之首户严家第二十世后裔严学侯先生所建,主体是由三个院子组成。大院集中了“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一进两院”、“走马串角楼”等典型的白族民居建筑形式,雄伟的飞檐斗拱三滴水彩绘大门...[详细] |
![]() |
在沙溪古镇,有这么一座老宅,坐落在寺登四方街西北侧,是“三家巷”中最西的一家。它是白族典型建筑方式“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附带一座马店,两个花园,占地约1300平米。它就是当地大户欧阳家的祖先——欧阳镜字鉴光,当马锅头时叫欧阳佑忠——在...[详细] |
![]() |
剑川是滇西北高原上古韵流芳的县份,位于-雪月的大理与“香格里拉”中甸之间,是白族世居之地。提起剑川,人们自然会想起石宝山唐代石窟、满贤林千狮山…除此之外,剑川还有一处古迹名胜叫景风阁,这里是剑川历史文化的又一渊薮,鲜为人知,却值得一访...[详细] |
![]() |
玉津桥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几百年来几经坍塌和战火的破坏,于1931年,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沙溪民众募资再建古桥,白族著名学者赵藩为玉津桥的重修专门撰写了《修桥募引》。 玉津桥跨空 12米,高6米,桥长35.4米,宽5米,石柱石板护栏。拱顶上有石雕鳖头,雄...[详细] |
![]() |
沙溪长乐村是一个由少数民族的村庄,主要由白族、汉族、彝族。剑川县沙溪镇长乐村有271户1178口人,是白族、汉族、彝族世代和睦相处的世居农业村。村子距离镇上很近,路况也是非常的好。而且村子里有很多的老房子。村里没有客栈,也没有饭馆。景...[详细] |
![]() |
剑川古城剑川古城位于云南省西部,大理州北部,东临鹤庆县,南界洱源县,北接丽江地区的丽江县,西靠云龙县和怒江州的兰坪县,在北纬26°20′-26°53′东经99°15′-100°05′之间。县内山原起伏,河川纵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国土总面积2250平方...[详细] |
![]() |
石钟寺位于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石宝山,是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石钟寺是石宝山古寺,其始修年代失却无考。据《范志》载,明永乐(1403-1424)、正统(1436-1449)间,敕赐大少林寺僧了通、了晓重建。弘治年间(1488-1505),僧圆明再修,万历年间(1573-1619),僧周...[详细] |
踏入丽江坝子,出大研古城,往白沙继续北行,玉龙雪山就横峙在前方。终年积雪的山峰由北向南排列成十三个高峰,在蔚蓝的天幕衬托下,宛如玉龙凌空飞舞...
介绍:石宝山位于大理以北120千米处,距离剑川县城25千米,距离下关131千米。景区包括佛顶山、石伞山、石钟山。石宝山为丹霞地貌,球状风化石形成...
介绍:巍宝山简称巍山,位于巍山县城东南面11千米处,面积19平方千米,主峰海拔2569米。该山南依太极顶、西邻阳瓜江、东连五道河、北与大理点苍山...
巍山古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蒙化志稿·城池志》载:“(巍山)城方如印,中建文笔楼为印柄。”从文笔楼为中心向东...
太和宫金殿,又名铜瓦寺,坐落在昆明城东北郊鸣凤山,俗名鹦鹉山。鸣凤山原名相度山,明万历年间始创太和宫金殿以后,改称鸣凤山,系明代以来云南著名的...
世博园位于昆明市东北郊金殿风景区,距市中心7公里,占地 218公顷(约3270亩)。西南至东北长2.5公里,南北平均宽1.1公里。园内森林密布,水面宽广。世...
当前云南旅游景点共有2494篇景点介绍。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风光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22 游鱼旅行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