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导游: 华亭寺始建于元朝,是昆明著名的佛教寺院;介绍: 华亭寺的山门是一座高大雄峻的三层中式殿阁,与苍劲的古树比肩。大门两侧悬有的一副对联,道出了许多游客的豪情逸兴;交通: 前往西山公园华亭寺,可在市内乘公交车6路可到达; 云南昆明,华亭寺,华...[详细] |
![]() |
独龙族人口近0.6万,主要分布在贡山县所属的独龙江乡,属土著民族。一栋典型的板屋系木楞房民居坐落在刀杆广场旁。民居建筑:独龙族村寨依山傍水,一座座木屋大多轻巧地构筑在陡峻的山坡地上。为使山洪从屋下流走,临江一面都是悬空的。勤劳的独龙...[详细] |
![]() |
导游:登临西山,总是要到龙门一游,过了三清阁,便到了龙门;看点:龙门位于西山顶部,罗汉峰的悬崖峭壁上,从龙门可沿栈道到达山顶,但那狭窄的栈道,却仅容两人来回擦肩侧身而过;介绍:龙门迂回栈道的开凿,不仅增加了龙门出口,使游人如流水般畅通无阻,增加了安全...[详细] |
![]() |
哈尼寨展现了最具有代表性的蘑菇房和母子房、日月广场、关于鱼生万物传说的大型浮雕、有迁徙传说的图腾柱;有体现生产生活的磨房、龙巴门、秋千场、梯田;寨神树和祭石表现了哈尼族“万物有灵、多神崇拜”的宗教信仰。民族概况现有人口125万...[详细] |
![]() |
纳西族村占地49.5亩,入口处有纳西族保护神“三朵”塑像和以《创世纪》为题材的大型浮雕墙。重彩绘画和精细木作为特色的“三坊一照壁”、“民居院”、“花马坊”、“工艺楼”、“廊房”等重要建筑围合烘托出“四方街”。纳西族人口约28万,主...[详细] |
![]() |
云南民俗博物馆位于风景迤逦的云南民族村景区门外的仿古建筑昆明故城内,展厅面积1300余平方米,宽敞大气,在云南民族民间常见的红、黑、蓝基本色调的烘托下,温馨而祥和,地域特色鲜明。国家博物馆吕章申馆长专门为云南民俗博物馆题写了馆名。云南...[详细] |
![]() |
在太华寺与三清阁之间,有一片缓坡,松柏森森,绿树丛中,长眠着人民音乐家聂耳。聂耳墓呈琴状,主体为琴盘,墓穴琴颈,道上七个花台,呈琴品状,象征着七个音阶;道上的24级石阶,示意着他仅活了24岁。琴盘顶部,七块晶莹的墨石上,分两行横书“人民音乐家聂耳墓”...[详细] |
![]() |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人口有64万人。在区域分布上,全省各县(市、区)几乎都有回族居住。村寨介绍:民回族村落主要由民居楼、清真寺及街区等建筑群组成,并有园林园艺景致点缀其间,较完整地表现了云南回民建筑的布局风格与构建特征。民居建筑...[详细] |
![]() |
三清阁位于昆明著名的西山区景游览区的最北端,是通向龙门风景点的门户。这里山崖险峭,石峰高耸,苍松翠柏之间一条人工开凿的石道蹬的石道蹬梯沿石壁陡岩缝隙间蜿蜒。这里是观望山下五百里浩瀚滇池风光的最佳处之一,也是寻古探幽之所在。以山道...[详细] |
![]() |
景颇族人口约12.4万,主要聚居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云南景颇族包括4个主要支系:景颇、载瓦、勒期和浪俄。村寨介绍:景颇寨占地15亩,有宽敞大方的各式民居建筑和精美华丽的”山官房”。广场中央竖立着“目脑纵歌示栋”,图案和雕塑象征着...[详细] |
![]() |
介绍: 雄峻庄严的太华寺,坐落在昆明西山森林公园的太华山腹。太华山东临滇池,北接华亭山、碧鸡山、南连太平山、罗汉山,是西山的最高峰。这一带峰峦起伏,溪水潺潺,木林苍翠,秀竹牵衣。太华寺依山傍水,掩映在绿树翠竹之中,巍然耸立,颇为壮观。古朴典...[详细] |
![]() |
基诺族寨与佤族寨、布朗族寨一桥相连,隔水相望。步入基诺族寨,可以看到绿树鲜花丛中点缀着嶙峋怪石,一幢幢基诺族茅草屋错落有致,仿佛走进了山峦起伏的基诺山区。基诺族寨建有基诺族群众的大公房、民居楼、粮仓和太阳广场。基诺族人口约1.8万...[详细] |
![]() |
西华园位于昆明市西坝,园中,万株杜鹃、兰花组成了花的世界,占地面积8公顷,是以观赏花卉为主的植物专类花园。西华园是融云南白族民居建筑和名花异木为一体的园林建筑群。由苗圃改建成的白族式专类花园。整个公园的房屋、亭台、门楼等,都是仿照白...[详细] |
![]() |
拉祜族寨与基诺族寨紧紧毗连,寨内建有拉祜族茅草房、大公房、教堂、牛棚以及葫芦广场。中心位置的葫芦广场形似一只硕大的葫芦平面,核心有一组石雕葫芦。传说拉祜族的祖先诞生于葫芦中,葫芦广场表现了拉祜族的祖先崇拜观念。拉祜族人口约41万...[详细] |
![]() |
导游:东寺塔位于昆明市书林街,西寺塔位于东寺街,与东寺塔遥相对望;看点:东西寺塔都是南诏国时期的古塔。东寺塔全高40.57米,西寺塔高36米,两塔均为十三级密檐方形砖塔;介绍:东寺塔是昆明最早古塔之一,塔顶四角立有4只铜皮做成的鸟,俗称金鸡,所以也有“...[详细] |
![]() |
满族院汲取东北本溪满族民居大院构建方式,同时又注入昆明四合院建筑的大量元素,因此,当为两地民居建筑的完美组合。院中央竖立的索罗杆主要祭祀供神用的。云南满族满族有1.2万人,主要分布于昆明、保山、思茅、德宏、曲靖、临沧、红河、楚雄等...[详细] |
![]() |
彝族村占地50余亩,三虎浮雕墙与虎山造型表现了彝族虎文化特色。太阳历广场中央的图腾柱上有太阳、虎、火和八卦图形象,周围环绕着黑白面向不同的10个月球造型。广场外圆周分布有12生肖石雕。依山而建的“土掌房”建筑群,真实再现了彝家与自然...[详细] |
![]() |
白族人口约180万人,主要聚居在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村占地62.5亩。村内以飞檐斗拱,雕梁画栋的白族传统民居为主。“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扎染坊”、“木雕屋”、“花园茶社”、“戏台”、“本主庙”及大理“崇圣寺三塔”等布局,使...[详细] |
![]() |
堂狼山,也称堂琅山,彝语又称妥鲁山、罗尼山、罗尼白、螳螂白子等。是今巧家包谷垴乡、老店镇、马树镇、炉房乡等乡镇一带横贯巧家之山。也是彝族的发祥地,天下彝族都认为他们是彝族再生始祖笃慕及其六子武、乍、糯、恒、布、默的后代,彝族典籍...[详细] |
![]() |
巧家县药山【概况】药山位于巧家县境内。临近巧家县药山镇,金沙江和牛栏江环山而过。药山山体面积220平方公里,主峰金顶山海拔4042米,雄踞于昭通群峰之上。【形成】由于受北—东向构成控制发育成型,药山走向近于北—东。西坡地势陡峭,悬崖绝壁...[详细] |
![]() |
拜佛伍家沟伍家沟自然村隶属于巧家县白鹤滩镇复兴行政村,属于山区。重游伍家沟,是带着伤痛完成的。顽固的关节炎一直困扰着,对于爱好旅游的我无异于鸟的翅膀受伤无法高翔。也许是有缘,幸运的是去的时候快到谷底的寺庙才觉出剧烈的疼痛。大概成...[详细] |
![]() |
蒙姑之树天下哪里没有树?看树何别到蒙姑呢?如果是仅此一般的话,我也就没有必要请你到蒙姑看树了。蒙姑乡是巧家县的南大门,地处东川的小江和金沙江交汇处的金沙江大峡谷。走进蒙姑,第一眼令人特别的就是蒙姑的树。每一个到了蒙姑的人,见了蒙姑的...[详细] |
![]() |
堂狼山文化广场堂琅文化广场位于县城西侧,东连丝厂住宅小区,南邻县城办公区,西接花园小区,北邻青年路,交通便利,环境优雅。广场由主入口、主广场、绿化园林、堂琅八景、次入口五部分组成。建设内容包括图腾柱、六洗同源、金沙汲水、青铜余辉、百...[详细] |
![]() |
位于巧家县城中心小东门。晚清迄至民国,此地均为衙署所在。1950年后为县委、县人民政府后院范围。由于地面被建筑物覆盖,从未进行过有计划的勘察、发掘,墓葬面积不详。历年基建,时有器物出土。1984年县科委建房,发现墓葬6座,采集到出土器物3件。...[详细] |
![]() |
中城镇,地处云南省东北角,金沙江下游南岸,为出滇入川的重要通道。全境山清水秀,森林覆盖率48%,竹、茶、魔芋等绿色食品资源丰富;煤、石灰石等矿产资源储藏量大、品位高、开发前景广阔;滇文化、巴蜀文化及湖广滇川带来的荆楚文化交融一体,“金江奇...[详细] |
踏入丽江坝子,出大研古城,往白沙继续北行,玉龙雪山就横峙在前方。终年积雪的山峰由北向南排列成十三个高峰,在蔚蓝的天幕衬托下,宛如玉龙凌空飞舞...
介绍:石宝山位于大理以北120千米处,距离剑川县城25千米,距离下关131千米。景区包括佛顶山、石伞山、石钟山。石宝山为丹霞地貌,球状风化石形成...
介绍:巍宝山简称巍山,位于巍山县城东南面11千米处,面积19平方千米,主峰海拔2569米。该山南依太极顶、西邻阳瓜江、东连五道河、北与大理点苍山...
巍山古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蒙化志稿·城池志》载:“(巍山)城方如印,中建文笔楼为印柄。”从文笔楼为中心向东...
太和宫金殿,又名铜瓦寺,坐落在昆明城东北郊鸣凤山,俗名鹦鹉山。鸣凤山原名相度山,明万历年间始创太和宫金殿以后,改称鸣凤山,系明代以来云南著名的...
世博园位于昆明市东北郊金殿风景区,距市中心7公里,占地 218公顷(约3270亩)。西南至东北长2.5公里,南北平均宽1.1公里。园内森林密布,水面宽广。世...
当前云南旅游景点共有2494篇景点介绍。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风光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22 游鱼旅行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