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 > 忻州旅游
峨口遗址,位于代县峨口镇峨西村南约100米处。东西约300米,南北约200米,分布面积约6万平方米。遗址地处峨河西岸高台地,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分布,西临水冲沟。 地表采集有新石器时代的夹砂灰陶和泥质红褐陶片,器表饰有绳纹和蓝纹,器形不详;东周时...[详细]
段村堡址,位于代县枣林镇段村村中。平面呈长方形,东西约320米,南北约180米,分布面积约5.76万平方米。四面墙体残存,基宽2.4~4.5米,顶宽0.9~3.2米,残高2.9~7.2米。墙体土质夯筑,夯层厚0.07~0.20米。现存马面1座,角楼3座,属明代遗存。为县境内三十九堡...[详细]
西村堡址,又称枣林堡址,位于代县枣林镇枣林西村中。平面呈“L”形,周长1320米,分布面积约6.63万平方米。 四面墙体残存,东墙残长150米,南墙残长500米,西墙残长120米,北墙残长440米,基宽1.2~5.8米,顶宽0.6~2.8米,残高0.9~5.5米。墙体土质夯筑,夯层厚0.0...[详细]
东章堡址,位于代县峪口乡东章村中。平面呈长方形,东西50米,南北65米,分布面积3250平方米。四面墙体断续残存,现存东墙残长4米,南墙残长10米,西墙残长47米,北墙残长15米,基宽0.7~2.5米,顶宽0.3~1.2米,残高0.5~3.9米。墙体土夯筑,夯层厚0.08~0.15米。现...[详细]
东章遗址,位于代县峪口乡东章村东南。东西约500米,南北约700米,分布面积约35万平方米。遗址地处滹沱河南岸丘陵台地,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分布,东西两侧临沟。未发现文化层堆积,地表采集有夏代的夹砂灰陶片,器表饰有绳纹,可辨器形为瓮;汉代的泥质...[详细]
沱阳钱币窖藏遗址,位于代县枣林镇沱阳村东北约200米处。1980年出土,分布面积120平方米。窖穴东西长15米,南北宽8米,深1.2米。出土有战国布币62枚,分为两种:一种为平首、方肩平裆晋阳币;另一种为平首、圆肩弧裆安阳币,县博物馆收藏。1984年,代县人...[详细]
代州城址,位于代县上官镇东北街村四周。平面呈长方形,东西越1400米,南北约1300米,分布面积约182万平方米。现存东墙残长42米,西墙残长1270米,北墙残长825米,基宽5.5~15.8米,顶宽1~10.8米,残高3~10米;墙体夯筑,夯层厚0.07~0.20米。现存西门及其瓮城1...[详细]
太和岭口遗址,位于代县雁门关乡太和岭口村东。东西约200米,南北约400米,分布面积约8万平方米。遗址地处七里河东岸台地,地势北高南低,呈阶梯状分布,东、北侧临沟。文化层厚0.3~0.6米,采集有夏代的夹砂灰陶片,器表饰有绳纹和附加堆纹,可辨器形为斝、...[详细]
洪济寺,位于代县峨口镇下木角村东。创建年代不详。据寺内碑载,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道光四年(1824)重修。坐北向南,占地面积3118平方米。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依次建有过殿(前为官老爷、后为地藏王)、大雄宝殿,两侧为东耳殿和东配殿。现存大...[详细]
赤土沟堡,位于代县上磨坊乡赤土沟村中。平面呈长方形,东西55米,南北65米,分布面积3575平方米。四面墙体断续残存,东墙残长65米,南墙残长25米,西墙残长10米,北墙残长46米,基宽1.2~2.1米,顶宽0.3~1.2米,残高1.6~3.6米。墙体土质夯筑,夯层厚0.1~0.16米。...[详细]
太和岭口老爷庙遗址,位于代县雁门关太和岭口村北。寺庙已毁,仅存基址。遗址坐北向南,占地面积872平方米。时代为清代。2006年,代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太和岭口老爷庙遗址,太和岭口老爷庙遗址简介,...[详细]
古松寺,位于代县新高乡刘家圪洞村中。创建年代不详。据寺内碑载,明天启二年(1622)、清嘉庆三年(1798)、光绪二十九年(1903)重修。 坐东向西,占地面积1490平方米。依山势而建,分为上、下两院,中轴线上建有牌楼式门和大雄宝殿,两侧为钟鼓楼和南北...[详细]
浮屠塔,又称洪济寺砖塔,位于代县上磨坊乡东若院村北约500米处。创建年代不详。原为洪济寺内建筑,现寺毁仅存塔,为宋代风格。坐北向南,占地面积5.85平方米。六边形单层砖塔,通高4米。平面呈六边形,底边长1.5米。塔基束腰须弥座,塔身六面向内略弧,南...[详细]
上苑大庙,位于代县滩上镇上苑村东北。创建年代不详。据碑载,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重修,现存为清代遗构。坐北向南,占地面积55平方米。石砌台基,基宽8.65米、深6.35米、高0.15米。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五檩前廊式构架,前檐明、次间施有四扇...[详细]
大地戏台,位于代县滩上镇大地村中。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清代风格。坐西向东,占地面积52平发米。砖砌台基,基宽8.3米、深6.3米、高1.3米。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前坡歇山、后坡硬山,五檩后廊式构架,台内设有彩绘板壁。(内容摘自(《忻州文...[详细]
神灵寺,位于代县枣林镇东留属村南。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清代风格。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303平方米。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建有老爷殿, 东西东侧为奶奶殿和龙王庙,余皆为新建。老爷殿石砌台基,基宽9.05米、宽7.8米、高0.2米。面宽三间,进深三椽,单檐...[详细]
代州衙署,位于代县上馆镇东北街村东大街北县政府院内。据清光绪《代州志》载,建于明洪武十年(1377),后明清多次重修、扩建,现存建筑为清代遗构。坐北向南,四进院落布局,占地面积1202平方米。中轴线上有两进院落,现存二堂和三堂,两侧为厢房。此外轴...[详细]
扶苏太子庙,位于代县上磨坊乡赤土沟村东。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清代风格。坐北向南,占地面积2716平方米。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建有太子殿,东西两侧为耳殿,余皆为新建。太子殿石砌台基,基宽10.1米、深9.1米、高0.3米。面宽三间,进深五椽,单檐悬山顶...[详细]
慈云庵,位于代县上馆镇东南街村鲍家巷。据碑碣载,创建于明天启元年(1621),清嘉庆十一年(1806)重修,现存为清代遗构。坐南向北,占地面积1590平方米。 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建有观音殿和大雄宝殿,东侧为僧舍。大雄宝殿石砌台基,基宽11.8米、深9.5米...[详细]
上瓦窑头龙王庙,又称关帝庙,位于代县上馆镇上瓦窑头村东北。据现存碑载,建于明代,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咸丰年间(1851—1861)、民国十二年(1923)、民国十九年(1930)重修,现存为清代遗存。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540平方米。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仅...[详细]
佛光庄佛光寺,位于代县峨口镇佛光庄村西南。据《代县志》和寺内碑载,建于唐大中年间(847-860),明万历年间(1573-1620)重修, 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乾隆十九年(1754)、嘉庆元年(1796)屡有修葺。坐北向南,占地面积3532平方米。二进院落布局,中轴...[详细]
城隍庙,位于代县上馆镇西北街村城隍庙街。据清光绪《代州志》记载,创建于明代,清顺治七年(1650)重修。坐北向南,占地面积3337平方米。 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建有山门和后殿,两侧为东西配殿,现存为清代遗构。后殿砖砌台基,基宽18米、深10.8米、高0...[详细]
上寺,又称紫府庙,位于代县新高乡潘家庄村南。创建年代不详。据寺内碑载,明万历十八年(1590)、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乾隆四十一年(1776)、光绪三十二年(1906)重修。献殿和正殿为明代遗构,余皆为清代建筑。坐南向北,占地面积1571平方米。二进院...[详细]
芳昌太子庙,位于代县上馆镇芳昌村中。创建年代不详。据现存碑载,清同治六年(1867)、同治十年(1871)重修,现存为清代遗构。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282平方米。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建有牌坊式山门、戏台和正殿,两侧为侧门、钟鼓楼、东西配殿及耳殿。...[详细]
上木角龙王庙,位于代县峨口镇上木角村东。创建年代不详。据庙内碑载,清光绪十五年(1889)重修,现存为清代遗构。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685平方米。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依次建有戏台、龙王殿、地藏殿,两侧为侧门、钟楼、鼓楼、老爷殿。龙王殿石砌台...[详细]

当前山西忻州旅游景点共有673篇景点介绍。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