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子云亭位于绵阳市涪城区的西山风景名胜区西山公园内。西山又名凤凰山,景区占地0.3平方公里,景区内茂林修竹,丹桂飘香,清泉淙淙,景色优美。以子云亭为中心,还有古仙云观、蒋琬墓、蒋恭侯祠、扬雄读书台、玉女泉及隋唐时期的道教摩岩石刻等。子云...[详细] |
![]() |
碧水寺摩崖造像 千佛崖佛教摩崖造像原坐落于宝成铁路复线涪江大桥桥头龙西堰西岸崖壁,原有1 000余龛,1940年修建龙西堰时毁损大部,仅存100余龛。造像镌刻于长8.2米、高2.7米的崖壁之上,有唐代广明元年(880年)造像题记3则。造像上端中央有一宽2米...[详细] |
![]() |
原香•国际香草园项目位于绵阳市涪城区杨家镇,距主城区13公里,交通便捷。香草园是现代高科技观光农业园,同时更是日臻成熟的旅游观光度假景区。景区由香草度假园区、紫海原香度假村、民俗特色商业街和新型农村社区四大板块组成。香草度...[详细] |
![]() |
碧水蓝天旅游景区AA
“碧水蓝天”旅游景区位于涪城区杨家镇,占地100余亩,绵中公路和涪环路穿境而过,公交车可直达景区。景区山水相连,果木葱笼,设施齐全,功能完备。有三楹出厦,红柱青瓦,古朴典雅的“四合院乡村酒店”;有供游客体验,甘当“都市农夫”的杨家菜地;有小桥流...[详细] |
![]() |
石桥铺双牌坊(涪城区)李琦百岁坊、吴绍典孝义坊位于高新区石桥铺,两座牌坊相距500米左右,人称“石桥铺双牌坊”.两座牌坊均采用巨石通柱,建筑结构严谨,装饰典雅精致,集深浅浮雕、线刻、圆雕和镂空等工艺于一体,是绵阳境内目前遗存的清代石雕代表性...[详细] |
![]() |
涪龙苑AA
涪龙苑位于四川省绵阳市龙门镇,北接诗仙太白故里青莲镇,南临三国名城绵阳市,仅10分钟车程。涪龙苑因地处龙门旁依涪江而得名。占地面积26亩,承中国江南园林之神脉,叠山理水,亭廊楼榭,楹联匾对。融川西园林之遗风,茂林修竹,步移景异,蜿蜒曲回,集时代园...[详细] |
![]() |
河边九龙山崖墓群(涪城区)保护范围:北至九龙山公墓堡坎,南至玉皇庙村7组上屋基、大捂窑山下龙西堰,西50米至大捂窑东南坡,东至项家庙村九龙山脚。,河边九龙山崖墓群,河边九龙山崖墓群简介,河边九龙山崖墓群_绵阳市涪城区河边九龙山崖墓群...[详细] |
![]() |
晨曦森林度假村AA
![]() 晨曦森林度假村,地址位于绵阳市涪城区丰谷镇民扬村一组,滨临涪江,紧靠绵三公路,据绵阳城区15公里,交通便捷。占地有300余亩,是一家相当于三星标准的集餐饮、住宿、娱乐、会议为一体的休闲场所。度假村三面环山,怀抱晨曦湖,柏林涌翠,湖光山色,宁静清...[详细] |
![]() |
玉女泉位于绵阳市涪城区西山山麓,造像凿于高2.5米,宽8米,距水0.8米高的青灰砂崖壁上。坐北向南。原有道教造像50余龛,1953年取石毁掉一半,现存25龛。龛均为圆拱形,每龛造像3、5尊不等,共计50余尊,分别为天尊、老君、仙人、女真、力士等。其中有高...[详细] |
![]() |
小桥村景区AA
小桥村景区位于绵阳市北部涪城区龙门镇,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AA级旅游景区,距离市中心12公里,整个村依山傍水、果木葱茏,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市级重点保护文物清同治年间的张家“五世同堂”牌坊、回龙寺和回龙老井、泉水湾、“...[详细] |
![]() |
绵阳师范学院是四川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2002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绵阳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成立。2006年成为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07年以良好成绩通过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获准成为“服务国家特...[详细] |
![]() |
县城南郊2公里之李业阙,为墓阙。清咸丰《重修梓潼县志》载:“汉议郎李巨游(李业字巨游)墓,旧传在石马坝”。《后汉书·独行传》及《华阳国志·梓潼士女》记载,李业字巨游,梓潼人,少有志操,随博士许晃习鲁诗,西汉平帝元始三年(公元3年),经太守举荐,任官为...[详细] |
![]() |
梓潼城西三十里有卧龙山,亦名葛山、亮山。《舆地纪胜》载:“葛山,亦名亮山,昔诸葛北伐,尝营此山,因名。”《蜀中名胜记》二十六卷亦载:“梓潼西南二十里(应为三十里,引者注)葛山,又名卧龙,相传武侯伐魏,驻兵于此。”历代方志及有关史籍均有蜀汉丞相军师...[详细] |
![]() |
西岩摩崖造像位于县城一江之隔的西岩。现存唐宗造像在西岩之岩崖,从南至北依次编号1—5号。1号龛刻于唐德宗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圆拱形敞口,口宽2.8米,内宽2.5米,高3.5米,深2.2米。龛内原塑主佛、菩萨已毁,现存文殊、观音、普贤等3尊佛像,系198...[详细] |
![]() |
司马相如,是我国汉代大辞赋家,大文学家。是继屈原之后启辞赋首创者。他给汉代和我国文学中,树以独特文体形式规范,他的“汉赋”对当时和后期、后世,都有极大的影响。一直到今天,这种格体新形文法仍是启发和效仿的特写格律,也唯之而稀贵。这种古风...[详细] |
![]() |
千佛岩摩崖造像位于卧龙镇五一村卧龙山顶。造像凿于东西长5.5米,南北宽5.2米,高3.2米的长方体石墩四周壁上,东西北三面凿三大龛,南面为石造像,未凿龛。总共造像1000余尊,故名“千佛岩”。均为唐代开凿。东龛,圆拱形,高2.3米,宽2.5米,深2.2米,龛内有造...[详细] |
![]() |
文昌宫在绵阳市梓潼县城北郊的七曲山,是七曲山大庙的主要建筑。七曲山大庙始建于晋,是当地百姓为纪念晋代张亚子而立的“亚子祠”。元初,张亚子被封为“文昌帝君”后,在此建造“文昌宫”,后经元、明、清三代多次扩建,形成了一组结构宏伟、体系完...[详细] |
![]() |
兜鍪山又名大茅山、大帽山,位于县城之东14公里的玛瑙镇境内。光绪版《江油县志·山川》记载:“大茅山,在县东(指江油县之东,清代,大茅山为江油、梓潼、剑阁三县共管)一百六十里,即兜鍪山,相传五丁开蜀道,遗有兜鍪(古代武士头上所戴之帽名兜鍪),故名,民间...[详细] |
![]() |
梓潼城南二十三公里处,有一古寺,曰“霜风寺”,山腰平顶之上有突兀而起的、形状相似的两个山峰,故又叫“双峰寺”,今双峰乡所在地。明朝时当地高第、高简考中进士,高节为探花,名噪一时,称之为“绵州三高”。高简由云南宦游回乡,热爱家乡风光,尝与寺僧...[详细] |
![]() |
县城之北20公里的七曲山中段有唐明皇幸蜀闻铃处。史载: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唐玄宗李隆基为躲避安禄山叛军进攻京都长安,怆惶率姬妃臣僚向西蜀进发。六月十四日到达兴平县马嵬驿,随侍之龙武大将军陈玄礼等人,以为此次祸乱,全为宰相杨国忠欺上瞒...[详细] |
![]() |
“瓦口关”位于五妇岭,梓潼城北十里,古金牛道南端,关壁刀削,苔绿斑斑,藤蔓倒悬,古人据险为关。蜀道沿龙门山脉向南,穿岩过岭,直转陡下,过关,路渐缓。岩坡皆长柏树,负势竞上,互比高下。林涛涌关,潼江如练。“瓦口关”扼控三巴,屏障西南,为兵家争战之地。《...[详细] |
![]() |
五妇祠、蜀王思妻台是梓潼五妇山的两处历史遗迹。《元丰九域志》及《华阳国志》记载,五妇山在梓潼县北十二里(五妇山今又名水观音),高四百二十丈。《蜀记》云,梓潼县有五妇山。秦王遗蜀王美女五人,蜀王遣五丁迎女,至梓潼,遇蛇拦路,五丁怕大蛇惊吓美...[详细] |
![]() |
梓潼县上清观,又名灌沟寺,亦作观沟寺,位于东石乡油坪村1、4组,坐西向东,创始于隋开皇,重建于明成化,毁于崇祯后,再逐渐兴盛于清代康雍乾道。现存古迹以清代四合院古建为主体,兼紫荆、蒙泉和明代摩崖等名胜。1990年11月,被公布为县保,2009年7月,被公布...[详细] |
![]() |
御马岗位于县城之东10公里的马鸣乡境内。《舆地纪胜·蜀志》记载:“刘先主自葭萌(今广元昭化镇)起兵,义旗南指,梓潼县令王连,固守不降。先主不强逼,义而舍之。先主以堂堂之师,不加威区区之县,绕城而去。”王家佑教授所著之《汉晋春秋》云:“梓潼县城...[详细] |
![]() |
梓潼关帝庙在四川梓潼县七曲山大庙魁星楼北面,颇具气势。七曲山关帝庙由皋门、拜殿、关圣殿组成。关圣殿仍保留明代的建筑特色,皋门、拜殿为清代乾隆时所修,整个古建给人以古朴典雅、雄伟壮丽的感觉。在关圣殿前有高大木门六道,门上有四幅文昌...[详细] |
四姑娘山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四姑娘山镇境内,属青藏高原邛崃山脉,距成都220公里,四姑娘山与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毗连。四姑娘...
荥经云峰寺位于荥经城东南4公里处,占地80余亩。相传,女娲从太湖取石补天,不慎坠落一颗于寺内,人称“太湖飞来石”,故又称“太湖寺”。雅安云峰寺...
七洞沟古称虎跳岩、飞泉峡,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森林康养基地和省级影视拍摄基地。景区位于长寿之乡、中国十佳...
甘孜稻城亚丁简介 稻城,古名“稻坝”。藏语意为山谷沟口开阔之地。东汉为白狼羌地,唐属吐蕃,元属吐蕃等路宣慰司,明属朵甘都司,清属理塘土司。光...
峨眉山是我国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位于四川中南部,四川盆地西南边缘的峨眉境内,距成都约一百六十公里,在峨眉山市西南七公里处。高出五岳,秀甲天下...
高坪鹤鸣山旅游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鹤鸣山位于南充市高坪区,是一座与市中心隔江相望、一桥相连的城市综合公园。景区以省级重点文物保...
当前四川旅游景点共有3786篇景点介绍。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风光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22 游鱼旅行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