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旅游
般若寺位于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三溪乡松柏寨,寺始建于唐朝,被誉为“川中胜景”,因曾珍藏全国仅三部《般若经》之一而得名。历史上的般若寺,规模宏大,庄严清净,寺庙原有七殿四廊,僧人多达百余人,后因战乱、历史原因,寺庙损毁严重。松柏寨·般若寺被誉...[详细]
范长江是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奠基人,出生于东兴区田家镇赵家坝。1991年,为弘扬长江精神,中宣部专门设立了新闻工作者最高奖项——“范长江新闻奖”。2006年8月,经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批准,同意修复范长江故居并作纪念馆。范长江文化旅游园区以范...[详细]
鹭澜洞崖墓群位于四川省内江城区东桐路张大千纪念馆山脚下。明清以来鹭澜洞历为内江著名的名胜古迹,被誉为“中山胜景”。墓共六座,一洞内尚存完整的汉代石棺两具,仿木结构雕刻,装饰风格颇具地方特色。其余洞内外石壁刻颜真卿、米芾、黄庭坚、...[详细]
东兴老街位于沱江之滨,地处内江主城区内,交通便利。原建东兴老街、横街、三圣宫,属典型的清代建筑群,沿街为串架结构房屋,距今已有千年历史,是内江城市的发祥地。2010年,东兴区按“修旧如旧、传承历史文化、重现原始风貌”的原则进行改造。改造后...[详细]
“天府之国”四川的东大门,以蔗糖闻名的“甜城”内江,底蕴深厚、人文荟萃,在灿若星辰的内江才俊中,被誉为“五百年来第一人”的张大千以其卓绝的才情而独步画坛、享誉世界,内江也因此以“大千故里”的美名享誉世界。为纪念这位世界艺术大师,内江...[详细]
东兴区高梁镇清溪村一组的普陀崖上,有一处长约15米、高约5米的石壁,石壁上有近300余尊雕刻精美、布局合理的摩崖造像,历经风吹日晒后,看上去依旧雄伟壮观。普陀岩在当地又被村民称为“狮子山”,和它紧紧相连的两座山峰,当地村民分别称其为“大锅...[详细]
佛尔岩大佛位于威远县东联镇境内,为唐代摩崖造像。大佛身高11.82米,系省内最大的弥陀接引佛。大佛身披架裟,袒胸裸肘,腰系宽大褶裙,左手托舍利于胸前,右手长垂,倚北面南站立于莲台之上。佛像方正丰硕,两耳垂肩,慈眉善目,庄严古朴。大佛左侧有四座摩...[详细]
静宁寺为川南最大儒、释、道寺庙,位于威远向义镇境内,距威远县城17公里交通便利。静宁寺始建于清代,清光绪年间复建。庙内建筑物富于明、清风格,在建筑结构上既保持了中国古庙宇的对称性和古建筑的风格,又体现了西方园林式建筑特色,堪称中国古建...[详细]
傅品三烈士墓,位于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庆卫镇跳石河村。傅品三(1900--1930)又名傅品章,威远同胜乡人,1927年加入农民协会。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中共镇西区委及农协会负责人,领导发动农户加入农协会,打行罢市,惩罚奸商,反对加租加佃,抗交苛捐杂税...[详细]
船石湖位于威远县连界镇,威连路直通景区大门。与山幽林密的避暑胜地森林公园隔山相望。湖区群山环抱,奇山怪石点缀其间,令人浮想连翩,孕育出许多神奇的传说和动人的故事。湖区有大小港岔203条,全岛、半岛100多个,湖长5公里,四季山青水碧,是游人度...[详细]
该纪念碑坐落在龙会村东200米的园顶山上,坐西向东,塔基为条石砌成正方形,边长4米,高1.4米,前后有垂带式踏道18级。塔为砖石结构正方形塔身,塔体通高13米,底部边长1.5米。塔身从上到下逐级放大,塔身中间匾刻“七七抗战建国纪念碑”。顶部为三连珠攒...[详细]
长沙湖又名长沙坝水库,位于威远县北部观英滩镇与黄荆沟交界的河谷中,距县城29公里。长沙坝水库为条石浆单拱坝,坝高52米,于1971年建成,为世界著名坝工建筑,大坝雄姿和湖内景点曾在《人民画报》上彩印刊出。“长沙坝水库”五个大字,系原-长张爱萍...[详细]
老君山自威远建县以来就是威远与荣县的界山,为西周时周武王封周荣公之地,又名荣德山。相传太上老君曾在此炼丹,唐末五代道士陈抟(自号扶摇子,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曾在此修真,故又名希夷山。老君山从唐宋以来就已成为道家的-之地和风景名胜之地,清...[详细]
四川盆地中偏南,威远、荣县、仁寿、资中、井研交界之处,有一处面积约900平方公里的穹隆地貌——荣威穹隆。一位地理专家曾形容此处地貌“如鬼斧神工所为:方山突兀,边垂壁绝,顶平地沃,高出沟谷300~500米,似天铸地造所成;构造型的天坑,上大下小,一落千...[详细]
威远城墙,位于四川省威远县境内。明正德七年(1512年),始建城墙。清乾隆三十三年(1771年),城墙再次重筑。1940年代至1950年代,城墙大部拆除。威远城墙现存840余米墙段以及北门、东门。2012年8月,威远城墙列入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威远古城墙,威远古...[详细]
该纪念塔座落在龙会村东200米的园顶山上,坐西向东,塔基为条石砌成正方形,边长5米,高1.6米,前后有垂带式踏道28级。塔为砖石结构正方形塔身,塔体通高10米,底部边长2米。塔身从上到下平行,塔身中间匾刻“革命烈士纪念塔”,顶部为三连珠攒尖顶,是我县仅...[详细]
张涤痴烈士墓,位于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新店镇永红村。张涤痴(1885--1930),又名张渺,威远县永民乡人。毕业于四川陆军测绘学校,参加广东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1926年经恽代英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受党组织安排回到威远,在县内以周绍基、傅品三两...[详细]
威远煤矿小火车·黄泥段窄轨铁路,被誉为“蒸汽时代的工业景观”、“深山里的活化石”。四川省威远县黄荆沟镇出产优质煤炭。1910年,英国人带着煤矿开采技术来到黄荆沟,拉开深山小镇煤矿开采的序幕。1958年,原威远煤矿历时两年,建成全长7.2公里...[详细]
桃李村字库塔,位于威远县庆卫镇桃李村7组,建于清咸丰六年(1856),为平面六角五级0式小石塔(塔高、塔基尺寸待测)。该塔造型别致,书法石刻精美,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和历史文化价值。桃李村字库塔,塔身第一级为六面六角浮雕瑞兽石刻。第二级为字库,正面有...[详细]
威远白塔位于内江市威远县城东、威远河左岸边的文笔山上。威远白塔,始建于明嘉靖十二年(1533),为七级塔,倒塌于清初。今人所见的威远白塔,又名敷文塔,是由知县董淳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主持原塔基上重建的五级塔,塔高16米,底座围长22米,密檐式呈六方形...[详细]
威远县罗世文烈士史料陈列馆始建于1990年,是集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文物历史展示和保护管理、图书馆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主要展示著名烈士罗世文事迹和实物、县域历史文化、廉政文化等内容。馆内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其中展陈面积1100平方...[详细]
位于界牌镇南强村西3公里,始建于清咸丰十年。寨呈椭圆形,占地8792平方米,寨墙上现存炮台7个。寨门拱形顶,用长1.03米、宽0.52米、厚0.41米条石砌成;寨墙用长1.3米、宽0.36米、厚0.3米的条石砌成。寨面北角有圆雕石狮1对,各高2.3米。,八姑寨,八姑...[详细]
白牛寨森林公园坐落在威远、仁寿、资中三县交汇处,位于威远县连界镇境,与川威钢铁集团公司毗邻,亦名“船石湖风景区”,景区长7公里,宽3公里,面积12平方公里,是威远县美国火炬松和湿地松引种基地。距仁寿黑龙滩风景区55公里、自贡恐龙博物馆60公...[详细]
胡驭垓烈士墓塔位于威远县严陵镇东1公里处的东堡山上,墓塔座东北向西南,塔基呈正方形,左右两边有垂带式踏道8级,两级塔身为正四边形,与塔基形成逐级上收。塔顶为窮窿形三连珠攒尖顶。墓为石室塔形夫妻合葬墓,高6米,全部用条石砌成。第一层塔身四...[详细]
罗世文故居位于威远县向义镇解放村罗家湾。整个罗家大院占地约1万平方米,原为罗氏宗祠,又名“六一堂”,是中共四川省省委第一任书记,著名革命烈士罗世文同志的故居。该故居坐西南向东北,为砖木结构,四合院布局。正堂:穿逗式梁架,4穿用9柱,面阔3间15...[详细]

当前四川旅游景点共有3786篇景点介绍。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