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甘肃旅游
八卦营城址位于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永固乡八卦营村西北,以汉初名将霍去病在此布八卦阵击退匈奴得名.城址占地广达42万平方米。城垣残高4米,夯土建筑。东、南各开一门,内有宫城、内城、紫营台。内、外两重护城河,各宽8米、10米。遗址有大量汉砖...[详细]
时代:夏、商东灰山遗址位于民乐县六坝镇东北约2.5千米处,遗址是由灰土与沙土堆积而成的一座呈东南~西北走向沙土丘,高出地表约5~6米,面积24万平方米。属四坝文化。1958年发现。1987年,吉林大学考古系和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了发掘,出土文物100...[详细]
圣天寺地处民乐县城西北角,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建寺六百年来,沧桑屡更,几度兴衰。清同治四年毁于兵燹,光绪三十二年洪水千总孙兰重修,文革期间再度被毁,幸存大殿三间,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开始,陆续修建了具有江南风格的大雄宝殿一...[详细]
韩庄墓群位于民乐县三堡乡韩庄村北200米。面积约30万平方米。可见封土堆17座。1978年发掘清理券顶单室砖墓3座,墓道向东,出土陶罐、铜壶、金饰、莲枝灯残片及铁镜等。墓葬保存较好,对甘肃汉-古和河西汉代史研究有重要价值。 ,韩庄墓群,韩庄墓...[详细]
海潮湖水利风景区位于民乐县境内海潮坝河流域,地处民乐县西南部,距民乐县15公里,依托海潮坝水库而建,是以原始森林、海潮湖、海潮溪为背景的绿色生态旅游区,因松林如海、松涛如潮而得名。景区自然风景资源优美,生态环境良好。景区建成水上游乐小...[详细]
西灰山遗址位于民乐县李寨乡菊花地村北3.7公里。属四坝文化。面积约1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3米,暴露有灰坑。采集有夹砂红陶片,器表多饰绳纹、弦纹、划纹,彩绘纹样有黑彩三角回纹、阴刻三角纹、网格纹、连弧纹等,器形主要有瓮、壶和单、双耳...[详细]
八卦营墓群位于民乐县永固镇八卦营村东500米处的背背山、直岭岭、簸箕洼、陆沟山、乱疙瘩等五条山岭上,从山脚到山顶都有分布。20世纪60年代末发现,1975年,张掖地区文化局调查。墓群面积达246万平方米。从山坡暴露发现的墓葬看,有券顶砖室墓、...[详细]
河西解放纪念馆建筑面积约1100平方米,共设计展板43组115块,约620平方米,使用照片800多张。主体展览内容包括十部分:1949年前的河西;西路军在民乐;进军大西北;解放河西;进军新疆;剿匪;英雄谱;缅怀;今日河西;党的关怀。纪念馆展览通过集中展示,着重反映194...[详细]
张掖平山湖大峡谷距离张掖市区约25公里,是迄今为止中国离城市最近的集自然奇观、峡谷探险、地质科考、民族风情、自驾越野等于一体的复合性旅游景区,是张掖地貌景观大观园中最美的景观之一!被《中国地理杂志》及中外知名地质专家和游客誉为“...[详细]
张掖市二坝湖旅游风景区位于甘州区碱滩镇二坝村境内 ,又名二坝水库,山丹河中游。是在始建于1958年的二坝水库基础上建设而成,水库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0.3—0.6公里,水深0.5—6米,总面积2700亩(包括水库、鱼塘、芦苇湿地),其中水域控制面积1400亩,...[详细]
甘州市场是张掖最有名的小吃街,这里各类餐馆云集,面食、炒菜、饮料等等一应俱全,而且非常热闹,很有气氛。在这里,你能尝到张掖最地道的灰豆汤、搓鱼、炒拨拉、炒炮,还有杏皮水,感受西北人的豪爽和热情。,甘州特色风味美食广场,甘州特色风味美食广...[详细]
润泉湖公园位于张掖市区的东北角,公园内立有《张掖赋》,石凳上登着《甘州即事》,当地人称润泉湖公园为“小湿地”。园内有一个大湖,建有甬道楼阁,绕着走一圈需要1个多小时。在离公园入口最远的湖边,有许多鱼儿不停地窜出水面。旁处有长亭,亭里上...[详细]
高金城烈士纪念馆建于1998年,1999年完成布展,2000年9月正式启用并对外开放。前身为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烈士张掖纪念馆。2005年11月经中共张掖市委批复,更为现名。该馆以红西路军西征为背景,着重反映民主爱国人士高金城于1937年8月1日接受中共...[详细]
甘州区博物馆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掖大佛寺内,是国家二级博物馆,成立于1986年12月,隶属于甘州区文化委员会,是集建筑、塑像、雕刻、绘画、书法、佛经、经版及历史文物为一体的佛教艺术博物馆。内设办公室、保卫部、业务部、财务室、物业...[详细]
张掖市甘州区西路军烈士纪念馆位于甘州区大衙门街解放巷14号,始建于1996年,2000年向社会开放,其前身是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烈士张掖纪念馆。该馆隶属区文化委员会管理,内设陈展策划科、理论研究科、宣传教育科、总务科、办公室等5个机构。该馆...[详细]
甲子墩墓群位于张掖市甘州区碱滩镇甲子墩村村委会以南约2千米处荒滩上,面积1350万平方米。 自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由于当地居民不断开垦耕地或不法分子偷盗,文物部门先后对众多被盗或露出墓葬进行过抢救性清理。墓葬皆为砖室墓,分单、双、...[详细]
安家庄城址位于张掖市甘州区上秦镇安家庄村,为明代军事防御城堡,清代沿用,民国时废弃。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122米,南北宽101米,面积1.2322万平方米。城由黄土夯筑而成,夯层厚0.08—0.12米,四角建角墩,东、西、北三面墙外各筑马面1座,坐西朝东,门开东...[详细]
吉祥寺砖塔位于张掖市甘州区安阳乡高寺儿村高寺儿小学内,为当地原吉祥寺附属建筑之一,寺院已毁不存,现仅存砖塔一座,始建年代史书无记载,民间传说为唐代所建,其建筑风格类似西安大、小雁塔,每层塔檐均为唐式木构建筑风格。现存塔体建于高0.70米、...[详细]
甘州古城墙 位于张掖甘州区北环路丝路春酒厂所在地。古城建于元代以前,元大德年间中期扩修,至大二年(1039)重修,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增筑,万历二年(1574)用砖石包砌城墙。现残存城墙东西长140米,黄土夯筑,残高10米,原底宽8米,现实宽5米。,甘州古城墙,甘...[详细]
介 绍镇远楼是仿西安钟楼建造,平面方形,建在一座砖砌的坛上,台底宽32米,高9米,基座至楼顶30多米,楼为三层木构塔形,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楼下有十字洞,通向东西南北,可以通过行人和小型车辆。 洞门上方嵌刻着匾额,东“旭升”,西“贾城”,南“迎熏”,北“...[详细]
高总兵宅院位于张掖甘州区民主西街。清代总兵高孟府邸。占地面积约1113平方米。现存殿堂三座及后楼,均为砖木结构。殿堂单檐硬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平面呈长方形。后楼由正楼和东、西配楼组成,上、下两层;正楼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配楼阔深各三间...[详细]
介 绍古张掖郡辖十县,屋兰即为其中之一,屋兰亦作屋阑。《甘州府志·风俗》称:“屋阑今屋笆也,西汉以名县,东汉晋魏讹阑(兰)”。《读史方舆纪要》上说:“其位置在张掖县东北,东与汉张掖县相邻。屋兰得名自当地居民的称呼,屋、乌同音,兰、阑声母相同...[详细]
张掖东仓位于张掖甘州区马神庙街东仓巷内。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清代沿用并增建,民国时期屡有修葺。又名永丰仓、甘肃仓。现存9座,仍沿用为粮仓。 仓房为土木结构,平面呈长方形,每座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高2.5米,宽3.65米,墙为土坯砌筑,门边用...[详细]
介 绍 亦称老君庵,位于东街道德巷底,建于清代。整个建筑有山门,老君殿,三霄殿,喜神殿,大乘阁。与老君殿正对山门、建于高达一米多土台上的,为一造型独特的攒尖顶八势亭楼。殿前连有卷棚,殿内塑有捧卦盘骑青牛的老君像。这是道教独有的建筑风格,是我...[详细]
张掖大佛寺景区因寺内有中国最大的室内涅槃卧佛像而得名。寺院始建于公元1098年,曾为佛教胜地。室内卧佛涅槃像长34.5米,金装彩绘,形态逼真,视之若醒,呼之则寐。卧佛身后塑十大弟子,两侧廊房塑十八罗汉。藏经阁内珍藏有明英宗颁赐的六千多卷佛经...[详细]

当前甘肃旅游景点共有2131篇景点介绍。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