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甘肃旅游
圣经楼位于张掖市山丹县位奇镇高寨村,建于清代。该楼建筑在高大的土台上,占地面积473平方米。台体东西长22米,南北宽21.5米,高6米,黄土夯筑。圣经楼位于台面偏北处,坐北朝南,建筑面积110.96平方米,重檐歇山顶,面阔三间,通长14.6米,进深二间,通宽7.6米,...[详细]
山丹县新河驿长城旅游景区位于山丹县城东20公里的312国道2646里程碑处。是以古长城景观和黄土高坡自然风景为依托的旅游区。作为景区依托的山丹古长城段,主要由建于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汉长城和建于明隆庆六年(1572...[详细]
马寨无量殿位于张掖市山丹县位奇镇马寨村小学,周围为耕地和荒滩戈壁,无量殿为土木歇山顶,占地面积约658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68平方米。无量殿面阔五间13.84米,进深4米。一字正脊,四出垂檐、垂脊,飞檐兽吻,24根檐柱组成回廊。正脊由空心脊砖,龙身、鱼...[详细]
过会台遗址位于张掖市山丹县大马营镇花寨楼庄村。遗址东西长250米,南北宽350米,面积8.75万平方米。地表散落有红陶片残块和石器,周边断崖有堆积丰富的文化层,厚3—5米,夹有红陶片、兽骨、石器等,采集有磨制石器、彩陶片。2012年经省文物考古研究...[详细]
古硖口历代是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也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从汉代开始,在此屯兵设防,明清两代扩大防守,属山丹卫管辖范围,军事地位相当显要。且古硖口肩负军粮供给、军信传递、通邮通商的职能,军需和商贸往来十分繁华。现存的古烽火台有10余...[详细]
壕北滩遗址及墓群位于山丹县城关镇东南3.6公里。属四坝文化。面积约2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3--0.8米,暴露有灰坑和窑址。采集有夹砂红陶片,器表多素面,部分饰刻划纹、绳纹,彩陶纹样有黑红、紫彩平行纹、折线纹、网格纹,连弧纹等,可辨器形有罐、壶...[详细]
山丹长城文物陈列馆座落在丝路重镇--山丹县城东南十八公里处的312国道和汉明长城交汇处的明长城脚下。始建于1993年,1998年又进行了旧馆改造。改造后的长城文物陈列馆为仿古四合院古建筑,占地面积四千六百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馆内展...[详细]
山羊堡滩墓群位于山丹县东乐乡西屯村南1公里。面积约750万平方米。可见封土堆200余座,排列不规则,底径1--20、高1--6米。地表散布有灰陶罐和子母砖等。墓葬保存较好,对甘肃汉-古和河西汉代史的研究有重要价值。 ,山羊堡滩墓群,山羊堡滩墓群简...[详细]
艾黎与何克陵园位于山丹县城南门外,仿西式建筑。陵园南北宽43米、东西长64米。主要为照壁、综合碑、墓、纪念碑等。正前面为大理石帖面的照壁,面外嵌有楚图南书写的"艾黎与何克陵园"园名,里面镶嵌了-题写的"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永垂不朽"1...[详细]
四坝滩遗址位于山丹县清泉乡南关村南6公里。属四坝文化。四坝文化命名遗址。面积约2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3米,暴露有灰坑。1954年试掘,出土陶器有单耳、双耳罐和杯、壶、器盖等;陶质主要为夹砂红陶,较粗、易碎,器表多素面,少量饰划纹、绳纹。...[详细]
数以千计的悬崖山峦全部呈现出鲜艳的丹红色和红褐色,造型奇特,色彩斑谰,气势磅礴。张掖丹霞地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的张掖市,古为河西四郡之一张掖郡,取“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腋)”之意。张掖丹霞地貌在方圆一百平方山地丘陵地带,有造型奇特...[详细]
山丹艾黎纪念馆位于山丹县城文化街上,主体为民族风格的两层楼建筑,硬山单檐,第二层置前后外廊,主楼两侧展厅对称,平面布局呈四合院式。占地面积4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34平方米。纪念馆布展内容共分八个单元,全面展示了艾黎光辉的一生。路易·艾黎...[详细]
山丹南湖生态植物园景区批准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南湖公园又名南湖生态植物园,位于县城南,是山丹实验推广花卉树种新品种的林业示范园,同时又是集历史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为一体的游览之地。由喇嘛缸泉改扩建而成,1982年始建,至今已形成占地面积20...[详细]
地处民乐县扁都口的土牛城遗址是汉朝时期为防匈奴入侵而修筑的一座重要烽燧,也是汉朝时期为确保丝绸之路南线畅通无阻的一个重要驿站。该遗址雄居:“人不能双肩,马不能双辔”的半山腰,是扼守扁都口的一个重要军事屏障。如今,民乐县重视对遗址的...[详细]
座落在童子坝河边的永固城,据说曾是月氏族的都城。汉初曾是匈奴单于王的避暑胜地,故又叫单于王城。那时这里地势辽阔,湖水荡漾,牧草异常丰美。就是今日,也依然湖光映着塔影。为了打通西域之路,霍去病率军横出扁都峡后,直奔永固,一举捣毁单于王老巢...[详细]
民乐县博物馆民乐县文化中心三楼,成立于1989年9月,隶属于民乐县文物局,副科级建制事业单位,核定编制7人,现有工作人员11人。博物馆占地面积800平方米,建筑面积860平米,展厅面积400平方米,设有“民乐历史文物展”、“水陆画展”两个基本陈列。馆藏...[详细]
童子寺石窟座落在民乐县城东面约十公里的童子坝河的中游。石窟穿凿于河水冲刷而咸的一段砾石崖面上,有大小石窟凡十个,窟与窟之间有暗洞相连。窟内壁画清晰可见,多受-教影响。而最南窟1号洞所画的《西游记》故事,最为生动逼真。画面有猴子出世...[详细]
上花园戏台 位于民乐县杨坊乡上花园村,距上花园小学约20米,东、南、西三面均靠居民住宅。戏台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土木砖结构,筑于高1.35米的夯土台上,坐南朝北。前部为舞台,单檐歇山顶,面阔6.4米,进深4.4米;舞台台口宽3.4米;两侧各宽1.5米为文、武场;...[详细]
四家魁星楼 位于民乐县-乡四家村中间。建于清乾隆年间,光绪二十年(1895)因楼倾斜曾维修两次,1921年,村民曾集资维修。魁星楼建在一夯土台基上,台基南北长15.8米,东西宽13.15米,高2.5米,四周用青砖砌筑,底层用石条砌筑。魁星楼为三层六角飞檐攒尖顶...[详细]
从童子寺石窟沿河下行约十五公里,便到了-太和村。公路尽头,遥遥便望见一座飞檐攒顶的三层高楼,这便是魁星楼。魁星楼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光绪二十年、民国十年和19知年及1998年分别进行了维修。底座以上石筑起,外表砌砖,饰以花纹。楼身为三层六角,高三丈...[详细]
砖包墩墓群 位于民乐县李寨乡菊花地村北5.8公里。面积约20万平方米。分布于大都麻河下游两岸,可见南北向排列的圆丘形封土堆180余座,底径2--5米,高0.2--1.5米。在断崖上暴露有砖室墓,曾出土绳纹红陶罐及铜镜等。地表散见大量子母砖。墓葬保存...[详细]
车出海潮坝,沿祁连山麓穿村越寨,山村景致应接不暇,不久便到了青龙古寺。青龙寺背依娘娘峰,盘绕青龙岭,面对千里河西走廊,其主体大殿置于-突兀的龙头之上,甚为壮观。殿前庭院内有百年老扬两棵,其形似龙,恰似二龙戏珠,甚为神奇。登高远眺,境界十分阔大。...[详细]
永固城墓群位于民乐县永固乡永固城村西100米。面积约25万平方米。俗称“大疙瘩”。现存封土堆11座,其中1座土坯垒砌,其余黄土堆筑,残高5--10米,底径20--50米。周围散布绳纹灰陶片及残砖破瓦。墓葬保存较好,对甘肃汉-古和河西汉代史的研究有重要...[详细]
砖包墩墓群位于李寨乡菊花地村北约10公里处,与国道227线旁的石岗墩呈东西一线,囵有烽煌砖包墩而得名。砖包墩烽庭原本外包青砖,但因历经二千多年的风雨侵蚀而坍塌,砖又被人拾走不得维修,因此现存烽隧已残破不堪。尽管如此,但在石岗墩附近的国道线驻足...[详细]
王什寨墓群位于民乐县新天乡大王庄村西北1公里。面积约40万平方米。南北向分布圆丘形封土堆50余座,高0.5--5米。断崖上暴露有穹窿顶砖室墓。地表散见子母砖。墓群东有砖窑址,残砖与墓砖相似。墓葬保存较好,对甘肃汉-古和河西汉代史研究有重要...[详细]

当前甘肃旅游景点共有2131篇景点介绍。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