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旅游
--指林禅寺始建于元年贞二年,后经明清两代的扩建重修,现已成为滇南最早的禅宗寺院。--现在仅存指林寺大殿和指林寺牌坊,大殿还保存有两幅明代佛教工笔白描壁画。 用时参考1小时交通 指林禅寺位于建水古城内,到达古城交通【古城内交通】古城内...[详细]
纳楼土司衙门是明清时期,世代统治红河两岸地区的纳楼茶甸副长官司 (彝族土司)的衙门,位于目前的建水县坡头乡回新村,红河北岸山腰上。土司衙门造型奇特,盘踞在险要的山腰上,非常气派。园内大小房间70多间,还有照壁、大堂以及炮楼等防御设施,很特别...[详细]
建水城东十里外的天缘桥,横跨于沪江河上,为三孔百拱桥,始建于清雍正六年(1728年),嘉庆三年(1798年)重修,为三孔石桥,跨河43米,正中建有二屋重檐亭阁一座,覆以八角赞尖顶。底层为桥面通道,南北引桥为石板铺砌的高坡,各向东西方向屈曲,形成一个横写的“S”型,犹如游龙一...[详细]
位于云南省南部建水县临安镇南40公里坡头乡,明清时有彝族纳楼茶甸长官司。光绪九年(1883年)因内部争议分为四土舍,民国初改为土知州,为纳楼茶甸长官司副长官普氏衙门之一。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建于村制高点,占地2.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951平方米,有...[详细]
广慈湖‎冬日的建水广慈湖,碧蓝的湖水映衬着湖畔宽敞的建水大道,高耸的现代建筑,以及湛蓝的天空、盛开的小花,构成了一幅别致的美景。,广慈湖,广慈湖简介,广慈湖_红河建水县广慈湖旅游指南...[详细]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水,明清两代为临安府,是滇南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和交通中心。明代文人谢肇撰写的《滇略》一书中称临安之繁华富庶甲于滇中。故民间有金临安、银大理之说,金临安茶苑以此而命名。金临安茶苑位于滇南大观园—...[详细]
郑氏宗祠位于石屏县宝秀镇郑营村,始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占地1452平方米,由祠门、中殿、正殿、偏殿组成四合院。宗祠中殿及正殿面阔均13.1米, 进深9.3-10米。梁柱门窗雕镂精致,艺术价值很高。郑氏祖籍浙江,明初随沐英入滇。,石屏郑氏宗祠,石屏...[详细]
诸天寺位于石屏县异龙镇东正街,始建于元,其后历有修整。诸天寺现仅存大雄宝殿,殿坐西向东,重檐攒尖顶,通面阔12.9米,通进深11.5米,高10余米。 ,诸天寺,诸天寺简介,诸天寺_红河石屏县诸天寺旅游指南...[详细]
胡桥位于距石屏县城40公里的胡寨山与阿乔寨山之间,是石屏跨越小河底河进入元江、普洱、思茅等地的唯一通道。铁索桥建于1912年,跨度38.7米,由11条铁链,每条铁链299扣环联接而成。其中9条铁链平行作为桥道,2条铁链作桥道两边的扶手。桥面宽3米,上...[详细]
秀山寺位于石屏县城西南15千米秀山东坡上。据史志记载:“秀山寺始建于唐,原名真觉寺”。中殿南壁前面立有《重建秀山真觉寺中阁两廊功德碑记》,建筑群落分为山门、前殿、中殿、后殿(即大雄宝殿)、左右配殿、厢房等,为典型的四合院落。全寺占地18...[详细]
石屏峰位于石屏县城西正街喻姓家园内,高2.87米,宽3.84米,厚0.48米,形似龙盘虎卧,玲珑通透洞穴无数。乾隆年间解元喻如圣曾题一对联于左右:“龙虎风云成聚会,石屏人文此根源”。石屏峰具有观赏价值。,石屏峰,石屏峰简介,石屏峰_红河石屏县石屏峰旅...[详细]
明天启五年(1625年),石屏土城因风雨浸蚀及地震等灾害而不断倾倒。此时陈虚白宦归乡里,向知州顾庆恩倡议改建砖城,此议得到官绅士庶的赞同,陈虚白捐金二千两赞助施工。陈虚白墓位于石屏县城西1公里的黑龙坡西南,坐北朝南。墓用青石围砌,高1.6米, 封...[详细]
石屏古城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曾创造了辉煌的文化业绩,自元代起就重教兴文,到明清时期有书院10座。私塾、义学上百处;太史第、进士第、将军第、观察第、宗人府和私家花园琳琅满目。石屏县位于云南省南部、红河州西北部,石屏古城明代时建...[详细]
陈氏民居位于石屏县宝秀镇郑营村西南,坐南向北,占地1282平方米,始建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该宅院为三进四合院,依大门入内依次是下院、中堂、上院。亦以雕镂精致、建筑艺术高超著称。,石屏陈氏民居,石屏陈氏民居简介,石屏陈氏民居_红河石屏县石...[详细]
焕文塔位于石屏县城南2公里的冒盒山顶,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焕文塔原为七级六角形楼阁式空心砖石塔,高19米,1994年重修。现塔保留原塔风貌,按比例增高为30余米,内部塔梯采用盘塔壁而上,外部采用青石支砌。塔周新建长廊180米,并配以塔基石...[详细]
长春阁位于石屏县宝秀镇郑营村西山腰,民国15年(1926年)里人陈钧(陈鹤亭)倡建。长春阁坐南朝北,依山而建,三重檐歇山顶建筑。第一层中间为正殿,门窗为梅花窗,从两旁石阶登上为第二层,两旁为勾廊。沿两旁楼梯而上为第三层,三层0檐上悬"圆境高悬"匾,系...[详细]
海朝寺碑碑质为紫石,长112厘米,宽78厘米,厚44厘米,横式。碑的四边刻卷草纹饰,碑文楷书,从右至左直书,共39行,行字4-28字,共909字。碑文记载明万历六年(1578年)州人杨廷相捐资创建海朝寺的经过,描述了当时异龙湖优美壮丽的自然景象。地理学家徐霞客当年...[详细]
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龙武镇发现一处规模较大的瀑布群,共有8个瀑布景点。据当地村民介绍,该瀑布共有三大台,而两台中间还有许多小台,流下的水汇集到昌名河里;而这一带有座山,海拔为2250多米,是石屏的第二高峰,昌明河海拔1300多米。因此,该瀑布的最大...[详细]
万亩荷花园区位于异龙湖西岸浅湖区,每年6――10月,大红、粉红、乳白、紫红四色荷花,竞相开放,把异龙湖点缀成花的海洋。当您乘小木船进入荷花池或登上观荷亭赏花、拍照、品尝新鲜莲籽时,定会有一种水中君子,飘飘欲仙之神韵伴您乐不思归,是人们休...[详细]
善觉寺位于石屏县异龙镇北1公里的乾阳山麓。《石屏州志》记载,善觉寺始建于唐,后倾圮,清光绪五年(1879年)重建。善觉寺坐西朝东,通面阔52米,通进深50米, 占地面积2588平方米。善觉寺由山门、前殿、中殿、后殿、厢房组成。后殿为抬梁式穿斗式结合...[详细]
石屏古州衙位于县城中央,始建于明朝洪武十六年(1383年),坐北朝南。州衙左面是文庙,正对是卖米巷,足以说明当时州衙当局是重教兴文和倡导民以食为天的。明清两代州衙使用了五百余年,民国时期沿用石屏古州衙作县政府。民国28年(1939年),由石屏富商张正...[详细]
文献楼文献楼为一仿清初重檐歇山顶庑殿式建筑,采用了民族传统建筑的装饰风格,在采光、照明上独具特色,加强了陈列展览的效果。楼内陈列明清两代石屏籍翰林、进士、名士94人的画像和生平事迹简介,及民国至今的19位文化名人的照片和他们的著作及...[详细]
准提阁位于石屏县城珠泉街,始建于清顺年间。现存主要建筑为清光绪年间所建,民国十二年(1923年)在准提阁内倡建石屏中学。整个建筑由大门、二门、天尊殿、准提阁等组成。准提阁重檐歇山顶,抬梁式穿斗相结合梁架,通面阔19.5米, 通进深14.4米,东西设...[详细]
异龙湖是云贵高原上的一颗明珠,是云南省第四大湖泊,石屏人民的母亲湖。湖中野鸭嬉戏,水鸟绕船,湖畔山峦起伏,炊烟袅袅。2009年异龙湖水面积骤减,在恢复异龙湖生态平衡的同时,石屏县政府在湖面湿地建设湿地公园。公园于2014年获批为国家级湿地公园...[详细]
石屏火车站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境内的寸轨个碧石铁路,是中国首条民营铁路,1903年始建。石屏段于1936年10月建成通车,1970年改建为米轨,2005年停开客运列车,货运照常进行。近百年来,个碧石铁路为滇南地区乃至云南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不可磨灭的...[详细]

当前云南旅游景点共有2494篇景点介绍。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