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 > 昆明 > 盘龙区旅游

赛典赤墓

时间:2022-09-12 发布者:雪下落日月葵 [移动版] [查看地图]

赛典赤墓为文化旅游景点。

  在昆明城东区民航路五里多小学门口的体育场内,有一座方形高墓2.4米,宽约1.3米,顶为青石雕成的石瓦,墓体四面镶碑石。正面刻汉文“元咸阳王瞻思丁墓”8字,分4行,直书。背面为蒙文碑刻。左右两侧,一边刻《元史·赛典赤瞻思丁传》(节录),另一边刻袁嘉谷撰书的《重修咸阳王陵记》。围墙外,即宽阔的公路。这座陵墓,是为纪念元代初年云南最高行政长官赛典赤·瞻思丁而修的纪念冢。元初,由于“委任失宜”,云南矛盾重重,政波迭起,生产荒废。元世祖忽必烈,选用为人“谨厚”的赛典赤,以“平章政事(次丞相)行云南中书省事”。

  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赛典赤到任。他面对现实,正确处理元代中央官吏与云南民族官吏和皇帝分封在云南的宗王皇帝的亲属)之间的关系,稳定了云南的形势。在广泛征询“利国便民”的意见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治滇”工作。一是把元初军事统治时期的万户府、千户所、百户所改置为路、府、州、县,整顿机构,清除割据残余,使权力集中,政出一门,将省会由大理迁到昆明(当时称为鄯阐)。二是集中主要精力恢复和发展生产,奖农薄税,轻差减赋,屯田垦荒。为发展农业,积极兴修水利。

  以滇池地区来说,他命张立道征发民工,疏通海口,整治“六河”,创修松花坝水利灌溉系统,既扩大了灌溉种植面积,又对防止滇池地区的水旱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三是在云南创建庙学,进一步传播中原文化,培养和吸收云南少数民族知识分子参加封建政权。这些措施的推行,使云南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到他死的时候,滇池地区“墟落之间,牛马成群,仕宦者稻秣驹,割鲜饲犬。滇池之鱼,人饫不食,取以肥田。”赛典赤在滇六年,“心滇之心,事滇之事”,集中精力,埋头工作,抓住有关国计民生要政,兴利除弊,大胆改革,表现了这位回族政治家的杰出才干。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赛典赤死于任上,“葬鄯阐北门”。送葬时,“号泣震野”。忽必烈“思赛典赤之功,诏云南省臣尽守赛典赤成规”。大德元年(公元1297年)追赠“上柱国、咸阳王”。

  由于赛典赤治滇有方,政绩突出,令人追慕。百姓常去陵前瞻拜凭吊;后世想有所作为的云南官吏,也常将他作为效法的楷模,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康熙年间就曾维修过赛典赤墓,植树培土,建筑堂庑。游人至此,常兴感慨,每有诗作。其一云:“墓木甘棠乐利多,咸阳古冢望嵯峨。荒塍初辟松花坝,惠泽长流金汁河。行省紫微怀典赤,陵园宿草荫藤萝。只今六诏思遗爱,岘首千年共不磨。”(史褒《咸阳王墓》)今原墓仍在松花坝。

  清廷既倒,民国初建,有人倡议重修昆明城东的赛典赤墓。中间经护国之役,地方经济拮据,直到1917年才竣工。这就是今天在五里多小学内的“元咸阳王瞻思丁墓”。墓近市区,交通方便,来参观、凭吊的人比以往更多。

  1961年,昆明市人民政府曾将赛典赤墓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期间,墓遭到破坏。近年来,五里多小学的师生,用多年来勤工俭学积累的部分资金,对赛典赤纪念墓进行了复修。从墓地周围找出了原台阶基石,按原状筑起台阶,周围护以花砖墙,中设花坛,广植翠柏鲜花,一批批戴着红领巾的少年,常来这里清扫墓地。这一切都凝结着人民对这位少数民族政治家的怀念。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以上内容由网友id: "雪下落日月葵"分享。]
温馨提示:

1、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风光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2、本站为公益性旅游攻略网站,如版权(不限于文字、图片等)所有者发现自己的作品被使用,请及时联系网站管理员或使用作品的用户id,我们在核实权属后,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3、文中提及的旅游景区官网网址仅供参考,如有变动,以景区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本站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