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 > 忻州 > 忻府区旅游

金洞寺

时间:2022-09-20 发布者:春风正得意 [移动版] [查看地图]

金洞寺

金洞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山西忻县城西北20公里西呼延村。此地丘岭起伏,枣林丛集,古寺掩映其间,清静幽雅。创始年代不详,据建筑特点,宋代已有。元延佑五年(1318年)重修,明清时局部重建。现存正殿为宋代建筑,天王殿和观音殿为明代遗物。正殿宽深各三间,单檐歇山式屋顶。殿身檐柱较矮,明间装板门,次间为窗,

  窗框甚小,屋顶举折平缓,正面外观近似敦煌莫高窟北宋窟檐。

  檐头斗拱古朴,殿内依金柱制成神龛,梁架全部露明,砍削规整,俨然宋代遗构。殿内精工木雕神龛一间,是宋代我国小木作遗物中的珍品,柱子,额枋,斗拱,梁架和瓦顶,均成比例,犹如精致的殿阁模型,为我国古建瑰宝。

  金洞寺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合索乡西呼延村西1.5公里的山坡上。金洞寺在忻州城西20公里的龙门山脚下,又名“龙门寺”,占地面积约10亩。原由上、中、下三个寺院组成,上院金光寺在龙门山腰,中院铁头寺在龙门山沟。上院和中院已毁,现在只留金洞寺保存完好。

  金洞寺的主殿是文殊大殿,坐落在2米高的台阶上,悬山顶式建筑,面阔10.5米,进深11.7米。大殿内有金刚菩萨。整个大殿雄伟壮观,完全保存了明嘉靖七年(1528年)的建筑原貌。

  文殊大殿西南是北宋元佑八年(1093年)以前修建的转角殿。转角殿,是忻州市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单檐歇山顶式建筑,和文殊大殿形成鲜明的对照:文殊大殿房屋陡峭,斗拱俊俏华丽;转角殿瓦顶举折平缓,斗拱肥大古朴。转角殿进深、面阔均为9.5米,呈正方形。殿内梁架全部明露,砍削规整,完全是宋代建筑结构风格。殿内依两个后金柱支持的神龛,系金代制作,是按实物比例制作的二层楼式的建筑模型,为其他庙宇所少见,实属珍品。本殿供奉的是神农和伏羲,木雕像栩栩如生,神龛上牌匾书:“先师佑民之阁。”

  文殊大殿东侧是三教殿,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重建,悬山顶三教殿式建筑。原有孔子、释迦牟尼、老子的塑像。三尊教主塑在一起,以三教殿为名,实为儒释道三教“统一战线”的殿堂。

  三教殿前边是普贤殿,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建,悬山顶式建筑。殿内原塑有骑大象的普贤菩萨,同文殊、观音、地藏王,被称为西天释迦牟尼佛的四大菩萨。南面紧靠山门的是奶奶庙和老爷庙:西侧的一间为送子观音菩萨;东头的一间塑有山西人最崇拜的武圣人关羽,中间的一间辟为过殿。

  金洞寺历史悠久,有宋、明、清三个时代的建筑,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的宝库。2006年5月,金洞寺作为宋至清时期的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洞寺

金洞寺

[以上内容由网友id: "春风正得意"分享。]
温馨提示:

1、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风光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2、本站为公益性旅游攻略网站,如版权(不限于文字、图片等)所有者发现自己的作品被使用,请及时联系网站管理员或使用作品的用户id,我们在核实权属后,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3、文中提及的旅游景区官网网址仅供参考,如有变动,以景区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本站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