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 > 泸州旅游
泸县东林观山寨遗址,位于百和镇东林观村,是2012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寨墙外延1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50米。,东林观山寨遗址,东林观山寨遗址简介,东林观山寨遗址_泸州市泸县东林观山寨遗址旅游指南...[详细]
大石堡石窟开凿在大石堡山丘东侧山腰离地高约8米、直径约11.5米的一椭圆形巨石上,坐西向东,凿于清嘉庆十六年(1811)。石窟宽约2米,高约1.2米,进深约0.5米。主像3尊,居中者为释迦摩尼像,结半跏跌坐于莲台上,底座为仰覆莲须弥座。其左、右侧为文殊、...[详细]
永嘉桥,建于清嘉庆元年(1796),道光乙酉年(1825)被洪水冲塌部分,道光丙戌年(1826)修缮。桥为石质券拱桥,4墩5券,呈东北—西南走向横跨于九曲河上,是321国道泸隆路的交通要道。桥长50.12米,宽7.13米,高约12.7米,条石砌筑。桥面两侧有条石护栏,护栏高0.8米,宽0...[详细]
白思桥,《泸县志》载:“传清初士人白思建。旧志作白狮桥”,为7墩8孔石质平板梁桥,呈南—北走向。桥长22.9米,宽1.2米,高2米。由南向北第三、四、五个桥墩依次雕刻有狮、龙、象。狮口衔绶带,龙张口含珠,象鼻向右弯曲。雕刻手法细腻,造型生动。该桥是...[详细]
顺对子桥,明代万历中建,清代经历三次维修。桥为10墩11孔石质平板梁桥,呈南—北走向。桥长39米,宽1.98米,桥板厚0.4米。桥面微呈弧形,桥中部的4个桥墩各有圆雕龙1条,龙首、龙尾高于桥面板0.04至0.25米。龙首上昂,口微启,露牙含珠,凸目、凸鼻,龙吻短平,...[详细]
玉蟾温泉国际度假区座落于泸县县城与国家3A级旅游区、省级风景名胜区玉蟾山的交汇处。臻选“川南明珠”玉蟾山之贵脉,扼山谷水城之灵气,拥湖山林泉之精要,秉承“龙文化”、“宋文化”、“酒文化”和“石刻文化”之精华,仅用10%的土地建住宅,山...[详细]
延福寺,坐东南向西北,建于宋代。寺内尚存石窟凿于西南—东北走向的岩壁上,岩壁长33米,高4米,共4窟20龛,造像310尊,包括佛教、道教和世俗造像。其中,在岩壁中央的第14号窟最大,宽4米,进深3.8米,高3.57米,正壁及左、右侧壁雕刻有释迦牟尼、南无观自在菩...[详细]
白鹤桥,建于清代,为2墩3孔石质平板梁桥,呈西北—东南走向。现存桥长5.8米,宽1.2米,桥板厚0.39米。现可见西北向东南第一个桥墩,其上圆雕龙头1个,龙头长1.51米,斜口呲嘴,凸鼻,凸目,浮于水中,显得古朴苍劲。白鹤桥结构稳固,雕刻细腻生动。2007年6月,四川省...[详细]
墓葬分布在菩桥山坡东面山脚处长约100米、宽约50米的竹林中,总面积4560平方米,已暴露宋代石室墓5座,未露2座,均坐西向东。墓葬均为竖穴式墓圹、长方形、用石材构筑仿木结构建筑的单室墓。墓葬由墓道、墓门、墓室等部分组成。墓室两侧壁和后壁...[详细]
泸县屈氏庄园,始建于清代嘉庆—道光年间(1809-1845)。民国1912年—1916年扩建碉楼、戏楼、佛堂,庄园基本完善成现在的格局。解放后,庄园作为粮站使用,1972年将庄园的一部分作为阶级教育展馆。1981年,泸县人民政府公布屈氏庄园为泸县重点文物保...[详细]
龙脑桥位于泸县龙脑桥镇,架设在九曲溪上。明洪武十一年至三十一年(1378-1398)建。龙脑桥以石雕精湛著称,石雕艺术又以龙头占主要位置而得名。桥为平梁式石桥,原高5米,长54米,宽1.9米,有14个桥墩,将桥分为13孔。石雕为巨大的龙、狮、象和麒麟等兽类...[详细]
团山堡山万寿桥,建造于明代,为2墩3孔石质平板梁桥,呈东北—西南走向。桥长6.82米,宽0.97米,高0.82米,桥板厚0.28米。两桥墩上各有1条圆雕龙,龙头上昂,龙尾平直。其雕刻手法细腻、造型生动。2007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该石刻刻在泸县玉蟾山风景区东北角的一岩壁上,坐西北向东南,于1989年4月15日落成。《流民图》石刻浮雕是根据泸县籍著名国画大师、美术教育家蒋兆和(1904—1986年,祖籍泸县方洞镇,出生于泸州市龙马潭区卿巷子)的不朽之作《流民图》雕刻而成。石...[详细]
乐丰溪流杯池,坐西北向东南,包括1座流杯池,1处石刻题记,两处相邻2米。流杯池处于山间小溪中间平台的岩体上,长7.9米,宽5.17米。中间凸出“主”字形雕刻,四周小水沟环绕。池东侧出水口有一酒瓮石坑。流杯池左右两侧原盖有亭子或棚,已损毁,现可见其遗...[详细]
杨湾桥,建于清代,为5墩6孔石质平板梁桥,呈东南—西北走向。桥长9.09米,宽1.33米,板厚0.36米。桥中部的3个桥墩东北端顶部各有1个圆雕龙头,雕刻手法粗犷。2007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杨湾桥,杨湾桥简介,杨湾桥_泸州市...[详细]
高阁桥,建于清代,为2墩3孔石质平板梁桥,呈东北—西南走向。桥长6.59米,宽0.98米,高2.34米,桥板厚0.25米。两个桥墩西北端顶部各有1个圆雕龙头,龙头呲牙,凸鼻、凸目,造型别致,雕刻粗犷。2007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高阁...[详细]
泸县龙桥已考证的最早建造时间在北宋治平年间,明、清两代建造最为盛行。在民国时期乃至现代,建桥雕龙的风俗仍在延续。在官道所跨经的主要河流上,由官方主持、民间参与;民间募资多在一般乡道等必经溪流上修建龙桥。泸县龙桥长则有100余米、宽...[详细]
惠济桥原名七里桥,又名伏龙桥,明万历三年(1575)修茸,明崇祯四年(1631)重建,清嘉庆十九年(1814)修缮,道光年间改建为券拱桥。桥为石质九券拱桥,呈东北至西南走向横跨于濑溪河上。桥长105.6米,宽7.9米,高10.53米,每券跨度约10米,拱高7.53米,桥面微呈弧形。桥...[详细]
和尚山高桥,建于清代,为4墩5孔石质平板梁桥,呈东北—西南走向跨于马溪河上。桥长23.12米,宽1.36米。从东北至西南的4个桥墩东南端顶部依次圆雕瑞兽狮、龙、象、龙。雕刻物线条流畅,形象生动,雕工精湛。该桥反映了当时的桥梁建筑、雕刻艺术等方面...[详细]
泸县百和高洞温泉国际旅游度假区位于泸县百和镇,是泸县县委、县政府实施“文化旅游新县”战略,打造泸县旅游“金三角”的重头戏之一。百和镇与合江县、重庆永川区接壤,距泸州市区45公里,永川市区50公里,县城福集60公里。“家和、人和、百和”,这...[详细]
熊文灿故里石刻,开凿在西北—东南走向的岩壁上,坐东北向西南,镌刻于清道光五年(1825)。石刻长5.1米,宽1.3米,上款刻“万历丁未题名碑省志俱作永宁卫籍泸州人”;正文阴刻楷书“熊文灿故里”五字,字径0.6米;下款刻“丙子科举人后裔熊钟璜题,道光乙酉岁...[详细]
济众桥,建于清道光二年(1822),为8墩9孔石质平板梁桥,呈东南—西北走向。桥长26.25米,宽1.3米,高2.18米。由东南向西北第二个桥墩上圆雕龙1条。龙身呈“S”形,龙口微张露牙,龙须卷曲呈波浪状,龙尾粗大呈缠绕状,龙鳞怒张,甚有气势。该桥雕刻手法细腻、...[详细]
泸县龙桥文化生态园位于省级龙脑新农村示范片,地处县城城郊,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脑桥”为核心规划,占地面积21.3平方公里,总投资15亿元。沿九曲河形成风景环线,以小马滩村、龙华村、-村为支点,着力打造集休闲、观光、娱乐、购物、文化演...[详细]
光明古道,位于泸县福集镇工矿社区。东南—西北走向,建造年代最早为唐代。光明古道现存长1091米、宽1.7米—2.9米,光明古道东南端为石龙场的一段古街,两侧古建筑保存较好。光明古道为川南地区茶马古道重要支线的一段,是泸州地区的茶马古道接通茶...[详细]
玉蟾山景区位于泸县县城旁,距泸州市区33公里,为国家AAA级旅游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森林公园,海拔548米,森林覆盖面积8000余亩,景区规划面积为49平方公里,年均气温17.8℃。山下有九曲河、濑溪河和马溪河。主要景点有塔林、双...[详细]

当前四川泸州旅游景点共有226篇景点介绍。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