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 > 苏州 > 昆山旅游

锦溪宜兴紫砂博物馆

时间:2022-09-29 发布者:池虞 [移动版] [查看地图]

锦溪宜兴紫砂博物馆

  在宋代,人们发现了一种特殊的陶土,它与普通的陶土不同,其砂粒尤为细腻,质地特别坚致,色泽呈紫红色,非一般陶土可以比拟,是陶土中的佼佼者——这就是紫砂,仅产于宜兴丁蜀镇的一条山脉深处。紫砂壶自出现与宜兴地区的钦茶风尚有着重要的渊源,明初时又在江南文人雅士的推崇下,逐渐出现了紫砂壶艺,融诗、书、画与篆刻于一体的紫砂茶具,成为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宜兴紫砂博物馆位于上塘老街南端,于2002年5月对外迎宾,集陶都宜兴紫砂精品于古镇锦溪,让往来游客饱览古往今来从粗犷到细致、从抽象到写实、从夸张到仿真的紫砂艺术文化。一尊紫砂造像“未来世佛”弥勒佛,特别是那巨型“东坡提梁壶”,以夸张的手法仿制北宋著名文学家苏东坡点炉煮茶的那把提梁壶。此壶粗砂手制,彩描手绘,从制作、干燥直至煅烧成品,历时200多天,净重1、5吨,可供2000人同时饮用。

  在展厅中,陈列着历代紫砂名壶,有紫砂壶雏形——宋代紫砂壶,有明代时大彬提梁壶、陈子畦的圆灯壶,有清代邵大亨的掇球壶以及蜚声海内外的“曼生十八式壶”,还有彩陶、均陶堆花和紫砂瓶等现代紫砂艺术创作精品,其中不乏近年来在国内、国际上获大奖的作品。

  馆内展出的大彬提梁壶,与故宫博物院的大彬款紫砂胎包漆方壶、扬州博物馆的时大彬六方紫砂壶同为国之重器。明代紫砂巨匠陈子畦的圆灯壶,是明代初年“像生壶”的佳作。“曼生十八式”,是由清西泠八家之一的陈鸿寿(号曼生)铭文,号称“一门眷属”的紫砂艺术人杨彭年制作,乃紫砂界的传世瑰宝。

[以上内容由网友id: "池虞"分享。]
温馨提示:

1、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风光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2、本站为公益性旅游攻略网站,如版权(不限于文字、图片等)所有者发现自己的作品被使用,请及时联系网站管理员或使用作品的用户id,我们在核实权属后,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3、文中提及的旅游景区官网网址仅供参考,如有变动,以景区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本站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