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旅游
渔父亭摩崖造像位于头堂乡石羊村水路口。现仅存基址15平方米,基址条石二块及亭子东侧石壁上的摩崖造像。造像高约1米,酷似屈原,相传为屈原遭难后经过此地避雨,头靠石壁所留下的痕迹。是我市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详细]
浪石古民居系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武冈市双牌乡浪石村。省道S219从东侧经过。距武冈市区60公里。是一处保存较完整、建筑风格独特的清代古民居建筑群。浪石村现存建筑88座(不含祠、庵、庙、亭),总面积10880平方米,保存完整的55座。这些...[详细]
王城公园·步行街如果说,城墙象征战争,那么公园就象征和平了。王城公园和步行街相连,位于武冈古城的原小王城旧址。因历史的变迁,小王城已不复存在。2004年2月,武冈通过招商引资在旧址上改建了王城公园、步行街。其中王城公园占地2.1万平方米,修...[详细]
武冈武穆宫座落在离武冈城33公里的司马冲镇长抄村汪家坪。“武穆”系岳飞谥号。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宋孝宗赵眘(shèn)为颂扬岳飞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按封建宗庙建制,立谥号为“武穆”。其后,各地相继修建“武穆宫”或“武穆祠”……武冈...[详细]
以西直街为东西主轴,覆盖庆丰巷、木货街、寿佛寺巷、砚池塘、安远巷等的传统民居密集区,占地面积16.45公顷,主要为清末民初传统小商业手工业的商住交融特色建筑。已毁大型建筑有张家花园、城隍庙、游击署、天后宫、江西公馆、三义宫、寿佛寺...[详细]
湖南省邵阳凌云塔位于武冈市城北东1.5公里迎春亭附近,濒临赧水西岸,俗称东塔。建于清道光九年(公元1830年)。塔高36.2米,七级,内有阴阳两径直达塔顶。因塔壮丽挺拔,“绝似青云一枝笔”,故称凌云塔。原塔西200米处还有名闻遐迩,建于宋元丰元年(公...[详细]
都梁侯国遗址位于头堂乡七里村七里桥东资水南岸二层台地高埠处。汉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刘彻封长沙王刘定之子刘遂为都梁候,建候城于此。现遗址除遗存部分文化层、七里桥两端桥墩及驿道外,还出土了大量的纹饰砖、鼓形磉石、瓦当、陶罐...[详细]
木瓜桥又叫红军桥。位于武冈城西南15公里邓元泰镇木瓜村东,跨资水,东西走向,是连接木瓜村与沙洲坪的交通要道。桥始建年代不详,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增建桥亭,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全长44米,面宽4.7米。四墩五拱,墩上叠木,拱间架木,逐层往上出跳,...[详细]
梯云桥至太平门两侧大部分地段,及五显巷、三元宫巷、 桶匠街两侧地段,占地面积为7.74公顷,主要为传统会馆文化与沿河近代工业遗产特色,已毁大型建筑有太平门、薰和门、天府宫、上湘公馆、马王宫、梓潼宫、五显庙、石牌坊、福音堂等,留存建筑有...[详细]
四季岩新石器时代遗址 位于文坪镇拥坪村东洲山四季岩溶洞内。文化堆积厚10—70厘米,分布面积30平方米。1986年省考古研究所考古发掘面积10平方米,出土4000—5000年间众多的石器、陶器、骨器。它的发现,为我省原始社会洞穴遗址考古提供了新的...[详细]
武冈城墙始建于宋代,夯士结构,全长约9公里,宋元之后,仅余垣垒。 明洪武初,江阴倭吴良(建筑家、曾主修明十三陵)主修武冈城墙,采用方形青石垒筑,周长746丈,高2丈,宽8尺,东西南北各有城门,东曰宣恩门,西曰定远门,南曰济川门、北曰迎祥门。 明正德三十年(15...[详细]
双峰禅院。双峰山位于武冈市头堂乡,距城区8公里,因其山形酷似“双凤朝阳”而得名,双峰禅院洪觉寺处其环抱之中。洪觉寺始建于宋末,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云南渠山妙随禅师来武冈,选择双峰山“蓐草而坐,乞钵面席”,以募化所得重建双峰寺。据记载,...[详细]
云山堂景区以原始次生林自然景观和宗教胜地的历史遗迹、人文景观为特色,我们将看到原始次生林、云外钟声、禅师塔林、杏坞藏春,胜力寺等景点。,云山堂景区(避暑山庄),云山堂景区(避暑山庄)简介,云山堂景区(避暑山庄)_邵阳市武冈云山堂景区(避暑山庄...[详细]
武冈云山胜力寺,素为武冈名胜,相传隋唐即有,但据现存塔碑记载,始创于元僧志惠、克潨二师。至明代,无涯、颛愚观衡相继卓锡该寺。清初,破山海明嗣法弟子燕居德申因迫于当时法诤舍弃经营多年的黔南,入湘开法武冈,以棒喝接人,僧侣云从。于燕居处吃棒饮...[详细]
云山姐妹亭的来历:那是若干年前,云山虎豹横行,妖孽滋生,各方魔怪为了争夺云山这块福地作为道场,都把各自的妖术施展出来,一时间把个武冈搞得乌烟瘴气,民不安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斗法,一只在云山-多年的虎精战胜了其它魔怪,独霸了云山这块宝地。然而,...[详细]
湖南绥宁花园阁国家湿地公园地处"三湘林业第一县"的绥宁,有"神奇生态绿洲"之称,属湖南省重点生态功能区。湿地公园主要以流经绥宁县关峡苗族乡至长铺苗族乡溶岩苗寨的巫水为主体,包括石脉河、兰溪等支流河段和沿岸部分林地。地理坐标为:东...[详细]
神坡庵 时代为明-清。位于湖南省绥宁县河口苗族瑶族乡,神坡庵古建筑既有宗教文化色彩又富有浓厚的苗文化内涵。 神坡庵原名灵宝寺,始建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时由长安人自称“大秦穆护袄”之后裔先党法师所建。明永乐三年(1405),在洞外建圣母庙...[详细]
欢迎来到黄桑国家自然保护区,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18万亩原始次森林的核心区的一部分,名字叫“鸳鸯岛”。鸳鸯岛有什么特征?因何而得名?大家跟我一起去游览,寻找谜底吧!鸳鸯岛的特色在于树、古藤和水。[鹊桥相会]我们面前有一座独具生态特色...[详细]
明英宗正统元年(1436年),广西麻城人李天保、蒙能率广西横岭和蒙固的峒苗义军进攻绥宁县城失败后,李天保于天顺四年(1460年)托名唐太宗后裔,再次入绥宁苗峒组织万余人起义,称王封将,年号武烈,以黄桑坪乡上堡村为“首都”,建立中央、省、府、州、县...[详细]
邓小平征战绥宁指挥所旧址位于邵阳市绥宁县寨市苗族侗族乡西进街居委会龙家祠堂。1930年10月,邓小平、李明瑞、张云逸等率领红7军主力从广西河池出发,转战桂黔湘边境,并相继向中央苏区转移。12月中旬,为获取补给,红7军在桂北重镇长安与桂敌白崇...[详细]
上堡村是一个侗族村寨,地处雪峰山余脉和五岭山系交汇处,是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上堡村的美,还在于它深厚的历史文化。上堡村历史悠久,自宋代以来,侗族人杨姓一支从外地迁徙至黄桑一带深山中。明朝正统年间(1436-1449),形成人口较多的...[详细]
绥宁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奇峰、秀水、怪石、丛林等自然景色为主。两岸叠峦重重,峡谷幽深,谷坡多达70度以上,江心怪石嶙峋,犬牙交错;岸边古木参天,梅林片片;沿途风景如诗如画,秀色可餐,具有水美、峡奇、滩险的独特风韵。黄桑大湾峡谷漂流全长3.6...[详细]
2009年2月寨市古镇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011年1月寨市古建筑群成功申报湖南省第九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8月寨市古镇被批准为湖南省特色旅游名镇,湖南省三星级乡村旅游区。寨市古镇恢复建设花繁果硕,旅游逐渐升温。自200...[详细]
黄桑-石峰雾海茫茫,去霞飞渡,此时你若高翔天际,鸟瞰-,就会看到座座石峰突兀,有如孤岛;又像神仙去游的仙境,神秘飘逸。仔细观看,就会发现:八戒巡山,来去匆匆;天狗守洞,两耳竖立;麒麟过天,双蹄腾空;穿岩高耸,拔地而起;桃子山顶,秀色横溢,菩萨排座,“神光四射”。...[详细]
明代嘉请二十一年(1542)设江口堡(黄桑坪原名江口),筑城六十丈,高一丈五尺,厚一丈。进入清代后,为了解决众多部队的给养,全县改行军屯制度,屯田2839亩。顺治十八年(1661),为进一步适应军情需要,军屯改民屯,使驻军更加军事化。雍正六年(1728)废堡升营,设游击、...[详细]

当前湖南旅游景点共有3474篇景点介绍。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