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旅游
冯京墓位于新密市曲梁镇五虎庙村南,原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对该墓进行了发掘清理。经发掘证实为冯京及其三个夫人合葬墓,由墓道和墓室两部分组成,现地面已无封土。冯京,(1021—1094)北宋名臣,字当世,鄂州江夏(今湖北武昌)人,进士出身,仁宗时曾拜龙图阁学士...[详细]
超化寺塔位于超化村塔坡。建于唐开元二年(714年)。为超化寺中寺舍利塔,方形十三级楼阁式砖塔,高30余米。“文革”中被拆毁,现仅存塔基。超化寺建于隋开皇元年(581年),共分上、中、下三寺。上寺在超化二层寨,中寺位于超化塔坡,下寺位于超化街北,以...[详细]
刘镇华庄园位于巩义市东北15公里河洛镇神北村。庄园座落在邙岭(当地称这一段为神都山)南麓,俗称邙山头。山北是浊流滚滚、奔腾咆哮的黄河,山南是清流潺潺,岸柳如荫的伊洛河,可谓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向东2公里便紧依著名的河洛汇流处,此处古称“洛...[详细]
前士郭遗址位于新密市西大街办事处前士郭村西100米处,西邻绥水河,南北长1000米,东西宽400米,面积40万平方米。在遗址地表、文化层及灰坑中保存有石器、陶器残片、兽骨、筒瓦、板瓦等遗物。该遗址是一处商、周时期的聚落遗址。前士郭遗址面积较...[详细]
法海寺于宋咸平四年(1001年)建成,明末被毁。清顺治五年重修。乾隆十七年与嘉庆元年分别续修。法海寺石塔,平面方形,外檐九级,颇似楼阁,然实为“单层多檐式”塔。塔高13.08米。除塔门、栏杆与塔顶等处使用汉白玉装饰外,全塔皆以青石雕砌而成。石塔...[详细]
白河瓷窑遗址原名巩县瓷窑遗址,位于巩义市北山口镇水地河、白河、铁匠炉村一带白河两岸台地上。南北长5千米,东西宽1千米,面积约500万平方米。1951年发现,2005年4月~8月,由中国文物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该遗址进行发掘。发掘面积7...[详细]
穴道墓又称常公墓,群众俗称“黑大寿坟”。位于新密市西大街办事处青石河村,原墓冢高大,坐北朝南,墓前神道原有神道碑、石坊,“文革”中被毁,现仅存石人、石羊列于神道两侧。据《密县志》记载:常公墓在县西常村保,元统三年(1335年)孙鹏翼立神道碑。常...[详细]
报恩寺位于新密市西大街办事处前士郭村南。该寺坐北朝南,始建于金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明、清屡有修葺,现存殿宇为清代建筑,有山门、大殿、伽蓝殿及厢房等。大殿后有汉柏一株,高约25米,胸围3.6米,树冠覆盖300平方米。寺内存碑碣4通,其中有闫周民撰...[详细]
后士郭壁画墓位于新密市城区西大街办事处后士郭村。地面上现存4个土冢,5座汉墓。1963~1964年,发掘2座;1978年发掘1座。3座墓均坐北向南,砖石结构,形制基本相同,由斜坡墓道、圆券甬道、墓门、前室、中室、南耳室、北耳室、北主室和西侧室组成。北...[详细]
涉村东大庙位于巩义市东南山区涉村镇后村。东有五指岭,西为金牛山,南靠嵩岳,北依盘龙山,西南方向后村河向西流入坞罗河,俗称“四十五里倒流河”。涉村东大庙又称金山寺、中岳后庙、后村关帝庙。创建年代不详,由庙里宋代宣和二年(1120年)的石供床,推...[详细]
郭氏祠堂,位于新密市新华路办事处五里店村东。始建于明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后经兵燹毁坏,清咸丰十年(公元1830)重建,座北面南,总占地面积920平方米。现存古建筑有大门楼、二门、影壁、大殿,大门位于南端正中,两侧有顺山房各三间,均砖木结构硬山式...[详细]
助泉寺原名海会寺,位于新密市牛店镇助泉寺村西,该寺坐北朝南,始建于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明、清时期多次重修。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依地势而建,共三进院,沿中轴线依次建有山门、二门殿、大雄宝殿、后殿及大殿东西两侧配殿等房舍,均为明、清时期硬山...[详细]
福昌寺位于巩义市米河镇高庙村。东临米河第二初中,南距高刘公路50米,310国道200米,北紧靠延长山延长寨100米。 该寺创建于唐,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明正统六年(公元1441年)重修。建国后,修建郑州市33中时,拆毁部分建筑,60年代,修水渠时,和尚塔一座被...[详细]
二郎庙遗址位于新密市岳村镇二郎庙村,南临五星水库,东西长560米,南北宽350米,面积20万平方米。在遗址地表、文化层及灰坑中保存有石器、陶器残片、兽骨等遗物。该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以及商、周时期的聚落遗址。该遗址文化内涵丰富,文...[详细]
白龙庙位于新密市平陌镇白龙庙村的柏崖山和熊耳山峡谷中。该庙坐北朝南,始建于金大定元年(1161年),明、清曾多次续修,建筑面积1528平方米。现存建筑12座,有山门、乐楼、卷棚、龙王殿、后宫、东西配殿、李公祠和关帝庙等组成,皆硬山式灰瓦顶。庙内...[详细]
康北古城址位于巩义市康店镇康北村高速路北,坐落在邙山东延部的坡头上。面积4万平方米。东西筑城墙,南北临深沟,东有洛水,南有黑石古关,西有邙岭,北有黄河天险,这里依山傍水,由西向东渐次倾斜,直至平滩河沿。战国时期,周显王二年(前367年)西周惠公封其...[详细]
马沟遗址位于新密市岳村镇马沟村南的高台地上,东、南、北三面环水,为五星水库上游,属溱水支流,西临马沟村皇帝岭自然村,地势由东向西逐步升高。遗址东西535米,南北465米,基本呈长方形,总面积250000万平方米。在遗址的西北角有一条南北向水泥村路,在...[详细]
郑庄公墓位于新密市曲梁镇王岗村东500米,坐北朝南,地处三面临河的台地上,东距溱水、南距洧水各1.5公里,柳溪环其左。墓冢高大,高10米,周长125米,夯土筑成。郑庄公,名寤生,郑武公之子,春秋时期郑国第三代国君。曾联合齐、鲁,击败宋、卫,兼并许国,并使郑...[详细]
伏羲台遗址位于巩义市河洛镇洛口村。坐落在黄河南岸,黄河与洛河交汇处东部的夹角地带,高出河岸80米的台地上。遗址于1984年发现,由于当地百姓称此地为“伏羲台”,据此命名为“伏羲台遗址,据先秦典籍记载,黄帝、伏羲、尧、舜、禹等均在洛汭“修坛...[详细]
大隗洪山庙,在新密市东南20.3公里大隗镇洪山庙村,因庙祀洪山真人,故名。始建于元,明、清曾多次续修,清乾隆时期为普济观。据现存清乾隆三年旧碑记载:“洪山真人姓顾,原籍河北,出生于宋,举进士,以世乱隐居洪山,精通医术,尝奉召,医宋太后,疗兵马,投方辄愈。...[详细]
塌坡遗址位于巩义市康店镇解放岭自然村北2500米,地处邙山北麓、黄河南岸的台地上,当地人称“庙洼”,北低南高,遗址区位置向南凹进成一个自然坡地。遗址东西长200米,南北宽200米,面积约40000平方米。1937年,中国现-古团体河南古迹研究会对塌坡遗址...[详细]
刘堂庙革命旧址位于新密市白寨乡刘堂村。因旧址在村东刘堂庙,故名。刘堂庙坐东向西,有庙宇30余间,东屋6间,南屋3间,北屋3间,均为硬山灰瓦顶。1925年12月在此建立密县第一个农民协会。接着建立密县第一个党小组—中共刘堂党小组。1927年党组织遭...[详细]
时代:旧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李家沟遗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是旧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的古遗址,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考古发掘,了解到其主剖面均包括了从旧石器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地层堆积。发现距...[详细]
时代:新石器时代、夏、商、汉曲梁遗址位于河南省新密市曲梁乡曲梁村北,面积约400×600平方米。这里地处丘陵地区,沟壑交错。遗址区则地势平坦,溱水分两支环绕遗址的东、西、北三面流过。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详细]
走过千年风雨,历经磨难,几度兴衰,辉煌庄重的殿宇——青龙禅寺依然坐落在地处丘陵地带的巩义市北山口镇北湾村。据史料记载,东汉永明帝七年(公元64年),该寺与青龙山慈云寺相继而建,是十方僧人及信众往返于白马寺与慈云寺之间接待、歇息的驿站,故称“...[详细]

当前河南旅游景点共有3813篇景点介绍。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