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吕蒙正故里位于洛阳城东南10余里偃师市西南佃庄镇(现属伊滨区)相公庄村。北宋名相吕蒙正(944~1011年),洛阳人,幼贫苦读,孜孜好学。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进士及第,为将作监丞,通判昇州,不数年升为翰林学士,拜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户部尚书平章事(宰相)。遇事...[详细] |
![]() |
吕不韦墓位于偃师西首阳山镇大冢头村东,偃师第一高中校园内。吕不韦生于濮(今河南濮阳),祖籍阳翟(今河南禹州)。年轻时经商,家累千金。后投机政治,吕不韦把政治赌注押到秦国太子安国君的庶子身上,成就了秦庄襄王的帝业。庄襄王元年(前249年),吕不韦被...[详细] |
![]() |
首阳山为邙山在偃师境内的最高处,位于汉魏故城的北面,因“日出之初,光必先及”而得名。魏晋帝陵之后,多埋葬于首阳山。首阳山东西绵延三十余里,这里每个山头又有具体山名,伯夷、叔齐庙就建在鏊子山顶。偃师八景中“晴晓先瞻海日红”便指首阳晴晓...[详细] |
![]() |
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村南的洛河之畔。遗址是1959年历史学家徐旭生在豫西作考古调查时发现的,同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开始发掘并持续至今。二里头遗址所代表的文化遗存,早在1952年就首先在河南省登封县的王村遗址发现了...[详细] |
![]() |
辟雍碑全称“大晋龙兴皇帝三临辟雍皇太子义再莅之德隆熙之颂碑”。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东大郊村北。1931年出土于东大郊村北东汉建武五年(29年)所建的西晋太学遗址中,后立于村内。碑首、碑身以整石凿。碑名篆书,正文隶书,刻于晋咸宁四年(278...[详细] |
![]() |
洛阳龙华水上乐园位于偃师市高龙镇高崖村,距洛阳市新区10公里,距偃师市18公里。该乐园是以生态开发为主题的休闲游乐园。园内设有大喇叭滑梯、冲天回旋滑梯,太空盆滑梯,海浪池,环流河,儿童戏水池等游乐设施,可以满足全家人休闲娱乐避暑的要求。,...[详细] |
![]() |
灰嘴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偃师市南缑氏镇灰嘴村东,距市区约20公里左右。南依嵩山余脉青罗山,东靠自东南向西北蜿蜒流过的浏涧河。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为古代人们生产、生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该遗址目前分东西两部,两者之间被巨大的冲...[详细] |
![]() |
导游:大殿有三间宽,为单檐歇山式,四面飞檐都用斗拱,室内梁柱也用斗拱,殿内梁柱上均有彩绘图案,用色华丽大方。殿顶山脊上满是精美的砖雕图案,有鱼跃龙门、祥龙腾云等。四角戗脊上原有韩信、庞涓、子都、罗成塑像,“文革”时被毁。大殿前有两座殿堂...[详细] |
![]() |
滑国故城位于河南省洛阳城东南43公里处偃师市府店镇滑城河村附近台地上。原为春秋时滑国都城,后被秦所灭。根据考古调查和发掘报告,可知滑国故城附近是一片平地,东北和东南环山,平地向西北扩展与洛阳盆地相连接。平地两侧有滑城河与府店北河,两...[详细] |
![]() |
兴福寺大殿位于偃师市高龙镇高崖村(学校院内)。大殿坐北朝南,面阔三间,东西长11.30米,南北进深9.10米,为歇山式建筑。据现存大殿外围墙所嵌《兴福寺大殿简介》碑所记,兴福寺“修”于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距今500余年,建造人为逯通,后曾于清康熙...[详细] |
![]() |
太学是我国古代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整个太学遗址可分为东西两大部分,仅东部面积就达3万多平方米,在遗址内部,也发现有大面积的建筑基址。至汉质帝时,太学生人数已有3万余人。东汉太学始创于汉光武帝建武五年(公元29年),是我国古代传授儒家...[详细] |
![]() |
在偃师境内的诸多古碑中,有一座号称“中州第一碑”的巨碑。那就是坐落在山化镇凤凰山上玉皇阁之北的会圣宫碑。此碑是我国现存少数巨碑之一。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会圣宫碑坐落在寺沟村南的凤凰山上,北依邙山,南面洛河,...[详细] |
![]() |
乔氏绣楼位于偃师市府店镇夹沟村,建于清代,三层砖木结构建筑,长11.2米、宽5.5米,高10.8米,为双面坡硬山式屋顶,脊上有雕花及龙吻。房檐下有花卉图案的砖雕。墙体内为土坯外包青砖。绣楼下层为砖劵窑室,中层用方砖铺地,右侧为套间,左侧北部有...[详细] |
![]() |
唐恭陵位于偃师市缑氏镇滹沱村西南的景山之巅,是唐高宗太子李弘的陵墓,俗称“太子冢”、“孝敬皇帝陵”。走进占地500亩的陵区,沿着宽50米的神道前行,1对高高的望柱,1对威风的天马,3对严立的翁仲及石狮等呈现在人们面前。其中东排第一、第二翁仲...[详细] |
![]() |
宋会圣宫碑位于偃师市山化乡寺沟村凤凰山上。该碑系中原第一巨碑。碑高9.2米,碑帽高2.90米,宽2.22米,厚0.72米。两侧浮雕舞龙四条,龙尾盘向顶端,龙首伸向四角,正面偏下有圭形题额,阴刻篆书“新修西京永安县会圣宫铭”十一个大字。碑身高4.90米,宽2...[详细] |
![]() |
水泉石窟位于偃师县寇店乡石窟村南沙河东岸万安山的断壁上,坐东朝西,依山面水。窟深6.5米,宽4.8米,高12米。窟内后壁正中,雕主佛两尊,现仅存北侧一佛,高约3米。 水泉石窟位于古都洛阳南大门——大谷关口以东断崖之上、今偃师市寇店乡水泉村。石窟...[详细] |
![]() |
永宁寺遗址位于汉魏洛阳城遗址内,坐落于北魏宫城的西南侧,是一座以佛塔为中心的佛寺,专供皇帝﹑太后礼佛。永宁寺建于北魏孝明帝熙平元年(516年),遗址中央尚存永宁寺塔塔基。据杨炫之《洛阳伽蓝记》追述,永宁寺塔为木结构,高九层,一百里外都可看见...[详细] |
![]() |
玄奘故里位于偃师市缑氏镇,有玄奘故里、唐僧寺、和唐僧墓。(一)玄奘故里著名的唐代佛学家、旅行家、翻译家玄奘,出生在距洛阳市东南约40公里的地方,属今偃师市缑氏镇东北1公里凤凰台的陈河村。该村处在白马寺和少林寺两大佛教名寺之间,由207国道...[详细] |
![]() |
客家首次南迁出发圣地纪念碑是在全球客家联合总会、河南省客家联谊会的倡导下,经设计人员收集史料、实地考察,依据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起客家先人南迁史实设计而成。中原客家先民南迁出发圣地纪念碑纪念碑整体风格古朴典雅、庄重大气,坐落在...[详细] |
![]() |
永宁寺塔基位于河南洛阳市区以东约15公里,汉魏洛阳故城南端北魏永宁寺塔基出土大量的泥塑佛像和供养人造像,制作精细,形象生动,比同时期的石窟造像更加细腻逼真,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中的珍品。景点位置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西14 公里,永宁寺塔基,...[详细] |
![]() |
偃师商城博物馆AAA
商城博物馆位于偃师市区西部,西距洛阳约35公里,是以研究、陈列、宣传夏商文化为主的专题博物馆。1985年筹建,1987年4月正式建成开放。该馆占地面积6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展览部分包括3个展厅。正中大殿为第一展室,面积260平方米,主要...[详细] |
![]() |
升仙太子碑位于洛阳东30公里偃师市府店镇南缑山之巅。这里是传说中周灵王太子晋升仙的地方。武周圣历二年(699年),武则天于二月初四日由东都洛阳出发赴嵩山封禅,途中留宿缑山,游览了刚刚竣工的升仙太子庙,一时兴至,便撰写了这篇碑文。同年六月十...[详细] |
![]() |
轘辕关位于偃师城东南30公里府店乡境内的轘辕山上,西有鄂岭口,北有古道,是偃师市现存的唯一古关。轘辕山,形势险要,东有太室(即嵩山)、南有少室,紧接巩义、登封两市;西有鸡鸣山、香炉峰,是万安山与嵩山衔接处的壑口。《元和志》载:“轘辕山,山路险阻,十...[详细] |
![]() |
玉帝阁位于偃师市山化镇寺沟村(凤凰山南麓),曾是北宋行宫会圣宫的一部分,俗称“红庙”。始建于明代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康熙四十二年重修。玉帝阁屋面为歇山顶屋顶。坐北向南,底部长宽均约7.5米,成空心四面体,下宽上窄,分两层呈宝塔状,砖木结构...[详细] |
![]() |
上清宫 类别:古建筑 时代:清 地址:老城区邙山镇后洞村南翠云峰上,上清宫,上清宫简介,上清宫_洛阳市老城区上清宫旅游指南...[详细] |
洛阳白云山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南部伏牛山腹地,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AAAA-旅游景区、中国十佳休闲胜地。景区总面积168...
少林寺,位于登封县城西北13公里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若从郑州、开封、洛阳乘汽车,可直达寺院门前。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年),因此寺建...
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境内,地处中原,故称中岳,分太室、少室二山,各36峰,主峰海拔1492米。嵩山以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名胜古迹繁多,居五岳之冠,全...
龙峪湾,古为蛟龙淋浴之地。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西南165公里处伏牛山腹地的栾川县境内,方圆百里,山势雄伟、峰峦叠嶂、-茫茫、古木参天。这里“龙”...
栾川竹海野生动物园位于栾川县重渡沟景区以南2公里的仓房村,距洛栾高速重渡沟收费站7公里。园区总规划控制面积10.3平方公里。园区有猛兽散放...
景区门票:55元/人景区等级:AAAA养子沟是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的一个旅游景区。它地处伏牛山主峰老君山怀抱,距县城7公里,境内南北长13公里,游览面积...
当前河南旅游景点共有3813篇景点介绍。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风光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22 游鱼旅行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