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铜鼓文化是壮族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铜鼓是东兰民族文化中的奇珍异宝,在东兰县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红水河沿岸的壮家,几乎村村有铜鼓。逢年过节,红白喜事,都要打铜鼓,喜庆吉祥,沿红水河两岸村寨是东兰壮族铜鼓文化艺术的深厚积淀区。据资料统...[详细] |
![]() |
红七军第三纵队指挥部旧址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5月,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定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广西河池市东兰县城虎头山下的东兰县劳动小学院内。从水任至南宁高速转国道323线九圩至东兰二级公路可达。距河池市120公里...[详细] |
![]() |
江平田园风光出拉甲山谷,便是江平村,这里田园似景,青山起伏,曲水莹莹,翠竹掩隐的村落中,房舍俨然,炊烟缭绕,东平河在田园中蜿蜒欲醉的乡村田园风光画卷,是游人登山、野炊、山村话桑麻、田园风光写生、摄影创作的好去处。,江平田园风光,江平田园风光...[详细] |
![]() |
拉甲山景区拉甲山位于东兰武篆镇西面5公里处。是沿东平河延绵几公里长的山系,这里群峰雄秀奇幽,山险洞奇,有号称粤西第一洞天的"列宁岩",有形象活脱的天门山、月亮山、小象山、观音山、骆驼山、内廊湖等,并有许多美妙的传说;东平河是一条伏流...[详细] |
![]() |
东兰红色旅游区AAAA
![]() 广西东兰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是广西农民运动的发祥地、右江革命根据地的腹心地,是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领导右江革命斗争、举行百色起义的策源地。东兰县境内有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列宁岩、红七军前敌委旧址魁星楼、东兰革命烈士陵...[详细] |
![]() |
益寿桥益寿桥,位于东兰县县城马鞍山南麓,跨九曲河,为三拱结构石桥。长38.7米,高8.5米,宽4.6米;两端为石级,桥面两旁以石条作栏,系明代万历六年(1578年),东兰州土司韦应龙为其母金氏六十寿辰募款所建,故名"益寿桥"。据考证该桥是广西境内建筑年代较早...[详细] |
![]() |
广西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位于东兰县城西南16公里处的三石镇弄英村弄英屯。原323国道线旁。是已故党和国家领导人、共和国开国将军-上将的故居。1928年,15岁的-从这里投身革命,次年参加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领导的百色起义。1930年随红七军...[详细] |
![]() |
旧州古隧道旧州古隧道,位于武篆镇上圩村旧州屯到拉旧山地下,为明洪武年间韦氏土司开凿。隧道工程极大,长约2里,宽4.5尺,或2.3尺不等,设灯盏于其上,燃灯以便行走。其分歧隧道有四、五处,建筑大都相同。转折之所,皆设门阖辟。初入其中,往往迷途。旧州...[详细] |
![]() |
东兰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东兰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广西河池市东兰县城公安局院内。从水任至南宁高速转国道323线九圩至东兰二级公路可达。距河池市120公里。是一座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原为国民党东兰县衙府。19...[详细] |
![]() |
银海洲银海洲,位于武篆镇那烈村,距县城36公里,是座海拔747.3米,顶宽3万平方米的在土山。明代东兰州土司韦虎臣曾设跑马道、演武厅于此。现陈迹尚存。1922年重阳节韦拔群召集东兰、凤山、百色等地进步青年百余人在此举行同盟,提出"打倒军阀、打...[详细] |
![]() |
红水河在河池东兰县境内流过115公里,在这百余公里的河岸两旁到处是绿色葱茏的刺竹和娇艳无比的木棉树,是名副其实的百里画廊。乘游船从坡豪沿红水河南下十余公里,到三石镇板文村境内,红水河在这里拐了一个大弯,形成一个“U”字型的大峡谷。从三...[详细] |
![]() |
坡豪湖地处珠江干流红水河河畔的东兰县长乐镇境内。流域水量充沛,水流平缓,水质清澈,水位稳定,拥有较大面积水草丰盛的浅水区和深水区,湿地生物多样性内容非常丰富。从2013年开始,为实现坡豪湖湿地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东兰县本着“保护优先、适度...[详细] |
![]() |
列宁岩列宁岩(广西农-动讲习所旧址),原名北帝岩,内设北帝庙得名。位于武篆镇南4公里的论硬山腰上。洞高45米,宽64米,深137米。1922年3月,韦拔群在此组织革命同盟会,1925年9月,韦拔群、陈伯民等在洞内开办了广西第一届农-动讲习所,培养右江各县农-动...[详细] |
![]() |
东里三潭东里三潭,位于距东兰县城35公里的武篆镇韦拔群烈士故居东里村,由仁潭、后皇潭和小龙潭组成。仁潭座落在一片田畴中间偏东方位,潭面约5000--6000平方米,夏秋水浊,冬春水清。相传五百多年前,地陷洼成潭。皇潭靠西面山麓,宽阔约3000多平方米...[详细] |
![]() |
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原名北帝岩,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县武篆巴学村,分别距县城、武篆镇38公里和4公里,是个天然石洞,洞口宽64米,洞高43米,纵深137米,洞内宽敞明亮,干燥平坦,可容纳数千人。1922年3月,韦拔群在此组织革命同盟,发表《敬告同胞书》,1...[详细] |
![]() |
红七军前委旧址——魁星楼,位于东兰县城西南部30公里的武篆镇政府内,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武篆民众筹款兴建,是座木石结构的四层六角塔楼,底宽7米、高18米。1923年,韦拔群组织农民攻打东兰县城时,作战指挥部设于此楼。1926年至1927年间,东兰县革...[详细] |
![]() |
东兰烈士陵园AAAA
![]() ![]() ![]() 东兰烈士陵园位于东兰县城西更闹坡,原占地面积94.7亩,建筑面积29720.5平方米,园内设:大门亭廊、仿古排门、烈士纪念馆、烈士纪念塔、韦拔群烈士陵墓、解放东兰烈士纪念碑、英雄群雕、著名烈士石雕像、纪念亭、纪念活动广场等纪念建筑设施。其...[详细] |
![]() |
红七军前敌委员会旧址位于东兰县城西南部32公里的武篆镇府内,清光绪三十二年(1907年)武篆民众筹款建筑,是座木石结构的4层六角塔,底宽7米、高17.5米。1923年至1930年间,该楼曾作为韦拔群组织农民攻打东兰县城时,指挥部和东兰县革命委员会和武篆区...[详细] |
![]() |
介绍 位于宜州市城北郊3公里的木棉村后,1255年建造。此处群山环绕,皆峭壁悬崖,四面如铁,内可容万灶,外可扼咽喉,牢不可破,险不可夷,故号“铁城”,后称古城峒。 古城峒分内城和外城,内城墙东西两端对峙的两山崖壁上各刻有一碑,东面山崖是《铁...[详细] |
![]() |
介绍 九龙山在宜州城区南3公里,九龙山因有九峰相连婉蜒若龙,因此得名。 在九龙山主峰山腰有丹霞岩,岩口高20米,宽6米,有后洞和顶洞可出。入口处有椭圆形钟乳石,宛如青龙含珠。传说宋代宜州知州张自明因在九龙洞为民求雨有功,病逝时,其棺被...[详细] |
![]() |
三门岩寺三门岩寺位于宜州市北郊,距市中心两公里。集名胜古迹、自然风光与佛教文化于一体的旅游景点和游览胜迹。始建于唐代,景区建筑分主、侧峰,有十八溶洞,洞中有生根石刻成的千尊佛像,为天下一大奇观。主峰宛如一尊庄严端坐、头顶三朵莲花的...[详细] |
![]() |
介绍 南山在宜州城区南郊2公里处,有摩崖诗刻数十处。 在南山麓有一山洞人称为龙隐洞,传说这里有地下通道穿过龙江河底可到达白龙洞。洞前峭壁上有宋代将军费忱平“安抚”瑶族起义领袖莫文察的“凯旋碑”和知州沙世坚镇压毛南起义首领...[详细] |
![]() |
流河寨景区流河寨——壮族歌仙刘三姐故居,为广西著名风景名胜区下枧河的一大游览胜地,位于市城东北郊8公里处的刘三姐乡马安村,座落在下枧河的东岸,占地十余亩。寨中至今仍保留有刘三姐、阿牛哥、锦妹当年居住过的房屋,有壮寨门、壮族图腾、农...[详细] |
![]() |
介绍 临江河风景区北起样贝乡拉托村畔,南至三江河口与龙江河交汇,河道全长37公里,含下枧、古龙、祥贝三个河段。河水碧绿,山水交融。沿河群山叠翠,古洞罗列。该景区于1988年10月与白龙洞同时列为广西风景名胜旅游区。 下枧河源自宜州市城...[详细] |
![]() |
壮古佬景区壮古佬风景区位于宜州市北部刘三姐乡的马山塘屯,至市区水陆距离12公里,陆路5公里,交通极为便利。景区占地16公顷,原生态环境保护良好,自然古朴。前襟碧玉青罗般的下枧河,后依古木葱笼的马山。沿环山步道拾级而上,登高望远,村寨、农舍、...[详细] |
象鼻山原名漓山,又叫仪山、沉水山,简称象山,位于广西省桂林市内桃花江与漓江汇流处,是桂林名山之一,主要景点有水月洞、象眼岩、普贤塔、宏峰寺...
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最南端的北部湾畔,面积208平方公里,是广西最大的半岛,现有人口1.7万人。规划的省级旅游度假区位于半岛东南岸,面积63平方公里...
六峰山风景名胜区位于灵山县城中心的鸣珂江畔,占地面积9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300平方米。景区距钦州市107公里,距北海市200公里,距南宁市150公里,...
三娘湾是广西十佳景区之一,“海上大熊猫”--中华白海豚的故乡。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犀牛脚镇南面。三娘湾有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之一是相...
大明山山体长68公里,宽23公里,横跨武鸣、上林、马山、宾阳四县,距南宁市区76公里;北回归线横贯中心,平均海拔1200米,主峰龙头山海拔1760米,为桂中南...
大龙湖,位于广西南宁市上林县西燕镇,南宁至梧州二级公路(324国道),从上林至马山二级公路到西燕,再沿西燕至大龙湖旅游公路可达,距首府南宁市160千米...
当前广西旅游景点共有2073篇景点介绍。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风光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22 游鱼旅行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