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旅游
十里平河奔泻清澈,千亩天然牧场牛成群,百米飞瀑壮观非凡,还有珍稀植物沙罗、连片红色野蕉林,这就是地处高州东部的三官山的自然胜景和特色生物。近年来不少市民、学生前往观光游玩,但由于该地地处偏远,一直未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三官山坐落在高...[详细]
南宫庵群位于高州市城南关的南宫岭上,座落于城南的南宫岭,与城西的观山隔江相望,遥相呼应,而且都是宗教群体建筑,使用功能相同,只不过是南宫岭与观山相比,面积稍小,高度稍低而矣。因此,人们又把南宫岭称作“小观山”。南宫岭上的宗教群体建筑为佛教...[详细]
高州市人民会堂位于广东省高州市中山路东段,于1959年春动工兴建,同年12月落成。坐北向南,总面宽36.6米,总进深74米,主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由前、主、后楼三部份组成。前楼底层和二层架空作一宽敞门厅,主楼为会议厅,面积约2500平方米,共有座位800个,...[详细]
又称思乾井,位于高州城东门外的荖园村。思前井修建于晋代,它是西晋仙人潘茂名当年炼丹时亲手开凿和使用的古井。东晋咸和六年至升平五年(公元331—361),仙人潘茂名每天清晨便到东山采药;中午时分回到潘坡分拣;傍晚至凌晨进行熬制提炼。潘仙人在...[详细]
观音阁位于广东高州市集贤街高力士宅后花园内中殿,始建于唐代,阁为木质结构,高约8尺,宽1丈多。阁额、圆柱绘刻彩色图案,镶嵌着金薄,玲珑剔透,熠熠生辉,庄严肃穆。阁内置有铜铸千手观音一尊,观音两侧有铜铸侍从两尊,皆由高力士在京聘请名匠用黄铜铸造...[详细]
缅茄:缅茄的原产地在缅甸,在高州西岸观山山麓西岸村池塘旁,有中国唯一的一棵珍贵的缅茄树(Afzeliaxylocarpa)。树高20米,胸围8.5米,冠幅33米,虽经420多年风雨沧桑,仍苍翠挺拔,枝繁叶茂,叶为羽状复叶,有小叶2~4对,小叶椭圆形,长5~7厘米;5月开红色花,只有一片...[详细]
高州 宝光塔 位于高州市区鉴江河西岸,明万历四年(1576年),由知府张邦伊以镇城风水为名集资兴建。为楼阁式砖塔,阶梯为壁内折上式。塔平面八角形,外观九级,高65.8米,是广东现存最高的古塔,底层每边长5.72米。每层均以菱角牙砖和线砖相间叠涩砌出腰檐...[详细]
位于高州城后街40号。南皋学舍原是一座建于清代的古建筑,为州府学宫生员所居。学舍共分三进,总进深31.6米,面阔12.65米。双层楼房式结构,建筑总面积790平方米。南皋学舍是广东省农民协会南路办事处的所在地,也是中共南路党的领导机关、茂名县农...[详细]
升平寿井位于高州城东的升平街上,据《茂名县志》记载,常饮此井水之人,大都长寿,故名寿井。该井呈圆形,直径1.3米,井深7米。井面用花岗岩铺砌,井口中部横设井桥。在井四周,砌以砖石围墙保护,围墙内面积为31.34平方米。在井前部的围墙上,砌成牌坊形状,...[详细]
高州冼太庙位于高州市文明路,潘州公园北面。明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始建,嘉靖四十三年和清同治年间先后重修。主体建建筑共三进,总进深49.5米,总面阔13.4米,建筑面积826.3平方米,分前殿、中殿、正殿。正殿为穿斗式梁架结构,雕梁画栋,金碧辉煌。...[详细]
从高州城出发,沿石骨河北行20公里,可见一座耸入苍穹的雄伟大山,海拔242米,这便是风光如画的高凉岭。据《高州府志》记载,此山“本名高梁,以群峰高耸,盛暑如秋,故更名高凉”。古高凉县、高凉郡亦因此山而得名。它集奇山、怪石、佳果于一岭,向来是游...[详细]
大黄江有个大王庙,大名靖海宫。建于明朝。本地行船人无人不晓。香火很盛,供的是南海之神。据说是麻斜阿公的兄弟。湛江许多名人大贾常去进香还愿。此地位于港湾的出口的内侧,不象龙海天、碧海银滩那样风高浪急。小船可随意靠泊,一个传统的渔村...[详细]
坡头区的自然景观是亚热带滨海风光,享有“东方夏威夷”之称美誉,乾塘镇的银滩沙质细柔洁白、海滩水浅浪静,乃天然泳场。吸引了众多海外商客投资兴建各旅游项目,旅游设施,景点已具规模,成为湛江市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乾塘银滩,乾塘银滩简介...[详细]
麻斜位于广东湛江市坡头区。坡头区麻斜街道办麻斜村委会、麻新村委会、烟楼村及南调街西坡村等21个自然村。交通 霞山海滨码头坐渡船到麻斜渡口,船票2元。 景点位置广东省湛江坡头区麻斜,麻斜,麻斜简介,麻斜_湛江坡头区麻斜旅游指南...[详细]
•湛江海湾大桥是一座双支柱钢索牵引大桥,桥面跨度大,非常宏伟,值得赏玩。景点介绍2006年12月30日建成通车,据说是广东继虎门大桥之后建设的最大规模的桥梁工程,能够抵抗5万吨及以上轮船的撞击,抵抗12级以上、三百年一遇的台风,抵抗8级的地...[详细]
南三岛,属于广东省湛江市坡头区,位于广东省西南端的湛江港内,西面是我国第三大半岛雷州半岛,南面是广阔的南海,该岛面积123.4平方千米,与东海岛,硇洲岛等许多岛屿组成湛江港的外围防护栏。这里自古以来便是水土肥美,让候岛眷恋的一方净土,古称鹭洲...[详细]
吴川市旧八景之一,位于吴川市板桥镇丰六洞村西面,距市区梅录18公里,该山高56米,山上林木葱翠,风景秀丽,山顶有口天然井,俗称山尤窍。井内之水冷热各半,井旁有八角亭遗址。并有石懿、石凳、石砧板、石菜刀、石碗和石脚印,山腰有石泉,俗称麻蓝水碗,山脚...[详细]
双峰塔座落在吴阳镇塔脚村。明代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吴川县令周应鳌于江海河流处建此风水塔,谓之“笔塔凌霄”。又因特思山(俗叫尖山)、丽山远揖塔前,定名“双峰塔”。塔为平面八角形,七层,高23.15米,第一层直径9.8米。塔身为壁内折上式,各层设假平...[详细]
林召棠状元祠位于吴川市吴阳镇霞街,距市府所在地梅录16公里,交通方便,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林召棠是清癸未科状元,广东9个状元之一。状元祠是砖木结构平房,内藏林召棠夫妇画像,生前用过的朝服、端砚、印章、还有他亲笔滕写的条幅、对联等。 ,...[详细]
清朝道光三年,即公元1823年,吴川市吴阳镇霞街村出了一名状元林召棠。林召棠是粤西地区唯一一位。当地群众为纪念状元林召棠,修了状元坊、林氏大宗、“高贤里”牌坊,林召棠中状前居住的屋子和林召棠家里的水井“状元井”一直保存完好。每年都有...[详细]
蛤岭,名称真有些不太雅致。但当踏进这条不平凡的农村时,蛤岭的名字会忘了,呈现在眼前的和心里的是惊奇的美丽。通往蛤岭的道路笔直多姿。小公园过后,只见荷塘绕着整条村庄,荷花正旺,曲桥贴水而走,连结两岸,桥中的荷亭玉立。高大的门楼过后...[详细]
陈兰彬故居,座落于吴川市黄坡镇黄坡村。建于清代光绪元年(1875年),二进砖木四合院式结构,面积420平方米。陈兰彬故居为接待-及会客之所,群众称为“官厅”。故居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吴川市近年对故居进行了局部修复,并在四合院外广场上建起一陈...[详细]
吴阳金海岸旅游度假区,位于吴川市吴阳镇区东南1公里的滨海地带,距离吴川市区15公里,总面积12平方公里。南北18公里长的海岸线,造就了美丽的自然景观,4平方公里的沙滩,沙质细软,海面宽阔,有中国芭堤雅之称。沿海8平方公里的防风林带,绿色覆盖率达75%...[详细]
李汉魂故居座落于黄坡镇岭头村,建于抗战时期,占地面积约12000平方米,有多间建筑,主间设有勤园、俭园,配有值班室、凉亭、花园等,贯通布衣一巷、二巷,规模较大,整齐美观。 故居为两条长约两百米的砖砌深巷所夹,巷名叫“布衣”,一叫布衣一巷,一叫布衣...[详细]
民国 吴川 张炎故居 位于吴川县塘掇镇樟山村。建于抗日战争时期。为红砖、混凝土构筑的二层楼房,建筑面积324平方米,占地面积6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面前有花园地。故居基本完好。 张炎(1902~1945年),吴川县塘掇镇樟山村人。20年代初,随堂兄张世德...[详细]

当前广东旅游景点共有3859篇景点介绍。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