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旅游
伍庭芳墓  伍庭芳墓位于越秀山孙中山纪念碑的东面。伍庭芳是我国近代外交官,先后任司法总长、外交部长、代国务总理等职。伍朝枢是伍庭芳之子,先后任外交部长、广东省政府主席等职。两墓之间前面建一碑亭,亭内立孙中山撰伍庭芳墓表碑。墓东...[详细]
西堤码头,位于广州市越秀区长堤大马路南方大厦对出江面。码头用两片白帆撑起,远远望去,就像一只腾起的船帆。晚上可以在这里买票乘坐游船夜游珠江。地址:广州市越秀区沿江西路,靠近人民桥。类型:码头游玩时间: 建议10-20分钟电话: 020-81013912开...[详细]
古之楚庭牌坊  “古之楚庭”四字是以隶体字刻于石牌坊上。它是清代建造的。“楚庭”是人们所知的广州最早使用的名字在明初朱亮祖构建五层楼稍后。都指挥花英在越井岗建造了玉山楼和观音阁。玉山楼久已不存,观音阁亦早已废圮。现越井岗上...[详细]
为了利用有限的空间全面展示广州的河涌文化,东濠涌博物馆充分采用现代声光电技术,复原和展示了河涌沿岸商贸人文盛况,再现了宋代六脉渠地图和东濠涌沿岸历史风情和民俗文化,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博物馆两层建筑共设五个展厅。一号展厅“东濠溯源...[详细]
广州原点是广州城市的坐标原点,坐落在城区传统中轴的广州市政府前的人民公园南广场,广州主要建筑物、名胜古迹等都可据此标出方位及与原点的距离。广州原点于2010年10月21日建成。由3吨精铜制成的广州原点,即广州地理坐标的中心点,不仅欢迎游...[详细]
是广州近代西方新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之一,俗称大钟楼。钟声清脆,声闻十里,在芳村也能体听到。大楼在1916年由美国建筑师设计的,连钟楼高31.85米,主要建筑材料均由美国进口。清康熙二十三年,即1684年,清政府正式公布开放广东、福建、浙江、江苏...[详细]
陈树人纪念馆,位于东山署前路10号,是为纪念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陈树人而在其旧居“樗园”兴建的纪念性建筑。旧居抗日战争时毁于战火。1988年11月26日建成开馆。为镶嵌白色大理石圆拱形建筑,设两层展览厅。首层为岭南画廊,不定期举办艺术作品展...[详细]
该楼原主人叫陈少白,他是孙中山先生的挚友与革命的同道人。陈少白于1890年认识孙中山先生后,就一直跟随他搞革命。1895年与孙中山建立了香港兴中会,策划广州起义。1921年被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的孙中山聘为-顾问。这座楼房是陈少白的故居,2...[详细]
张发奎故居位于广州市越秀区崔府街孝友东街2-4号,是一座两层砖木结构楼房,坐北向南。第二层前面有阳台,每层面积约为70平方米。楼顶有天台。现基本保存原貌。现在2号楼由其后人居住,4号成为向华纪念馆馆址及志锐中学校友会会址。,张发奎故居,...[详细]
位于广州火车站与大北立交之间,面积13400平方米。公园取名于唐李贺“草暖云昏,万里春”的诗句,然而公园的布局和建筑却与中国风格迥然不同。公园设计吸取西洋特点,在8000多平方米的如茵草地上,种植着红、绿相间的花木;在几何图形的水池之间配以...[详细]
古氏故居位于越秀区仓边路56号。这处故居即为古应芬在广州的家庭居所。故居很有中西合璧民国建筑特色,外墙曾翻新过,现前门面为酒家。传说陈炯明叛变时炮轰总统府,孙中山夫妇被迫撤到白鹅潭兵舰上,后由何香凝、古应芬等协助,将其接到这里暂住。...[详细]
广东省农民协会旧址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皋大道礼兴街6号。民国时期建筑,坐东朝西,是一座二、三层的连体楼房,前楼两层,后楼三层,彼此相通,砖木结构。前楼平面为“凸”字形建筑,一楼、二楼前有走廊式阳台,中部为联立式柱,两边为方形柱。一楼正...[详细]
从中山纪念碑后边,折向西行,可见一段约200多米的古城墙,逶迤伸展,隐没在丛林深处。但是,这一堵古城墙,远不止200多米长,它东起小北门(今小北花园),西迄大北门(今解放北路与盘福路交会处),共长约1100多米,断断续续,横跨越秀山。它是广州保存的惟—一段明代...[详细]
关于“五羊”、“五仙”传说,前面已有介绍。“五羊衔谷,萃于楚庭”,是古代广州人民向往美好生活而衍生出来的神话故事。这的确是一个美丽的传说,对古代的百越人民来说,还有什么比“永无饥荒”更美好呢,五位仙人送给广州人民的优良稻种,加上广州地...[详细]
广州“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位于广州市中心区越华路小东营5号(现已经改为15号),是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党人为推翻清朝统治进行决战的总指挥部。这次起义孙中山先生给予高度评价:“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详细]
广州三元宫三元宫坐落于应元路越秀山的南麓,是广州市现存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道教建筑。三元宫为东晋南海太守鲍靓创建。初名越岗院,唐称悟性寺,明代重修时改名为三元宫(道教以天、地、水为三元)。三元宫的整体布局是:以正对山门的三元殿为中心...[详细]
这座绛红色的建筑就是镇海楼,它是广州文化史迹引人注目的一颗明珠,被誉为岭南第一胜景。镇海楼因其楼高五层而称其为“五层楼”。此楼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由永嘉侯朱亮祖所建,初名“望海楼”,后又题名为“镇海楼”,有雄镇海疆之意。1956年改为...[详细]
广州市档案馆(局)成立于1959年,广州市档案局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员管理体制,为广州市政府直属单位。广州市档案局主管全市档案事业,对全市档案事业实行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统一制度、监督指导。具体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详细]
流花湖公园占地54.43公顷,其中湖水面积占60%,绿化占陆地面积88%。流花湖公园现址相传是晋代芝兰湖,后成为菜田。1958年市政府为疏导街道水患,组织全市人民义务劳动,建成流花湖等四个人工湖,后辟为公园,除原有蓄水防洪功能外,还是集游览、娱乐、休...[详细]
广州农讲所旧址讲习所旧址位于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四路42号。是毛泽东等人于1926在广州举办的广州农动所旧址。在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四路42号。原是番禺学宫,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清代重建。农-动讲习所广州农-动讲习所旧址由中国0人彭湃等倡...[详细]
广东省地震科普教育馆位于广州市先烈中路81号大院1号广东省地震局办公大楼2楼,总面积730平方米。广东省地震科普馆建设项目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和中国地震局批准的广东省防震减灾“十五”计划重点项目之一。 于2006年7月28日正式向社会公众...[详细]
星海音乐厅位于广州二沙岛,造型奇特的外观,富于现代感,尤如江边欲飞的一只天鹅,与蓝天碧水浑然一体,形成一道瑰丽的风景线。这座以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名字命名的音乐厅,占地1.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 8万平方米,设有1500座位的交响乐演奏大厅、 460...[详细]
位于市区北面的白云山南麓,面积16万平方米,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在广州起义战役中牺牲的烈士而建的。1911年4月27日,同盟会在广州举行起义,起义失败后同盟会会员潘过微冒着生命危险把散落的七十二位烈士遗骸收殓安葬于红花岗,后将此...[详细]
南越国水关遗址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西湖路63号光明广场负一层。南越国水关遗址是南越国都城南城墙的“水关”(水闸)遗存,发现于2000年,水关仅存木构水闸,坐北朝南,距今地表约4米,其上叠压有东汉、晋、南朝和唐、宋等晚期的建筑遗迹。水闸位于...[详细]
越王井(粤王井)位于应元路西端,在省科学馆内。这是广州最古老的井,相传为南越王赵佗所掘,原井呈方池状,宽丈余。到宋代,番禺县令于伯桂加盖大石板,并开凿9个井眼,方便汲水,所以又叫九眼井,今仍存“九眼古井”石碑。南越国时期,越秀山上有越王宫,这口井...[详细]

当前广东旅游景点共有3859篇景点介绍。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