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旅游
龙井山位于武夷山自然风景区东南面8公里,北距武夷山市区12公里处。龙井山健身休闲自然生态保护区,保护区域面积2000多亩,平均海拔300多米,气候冬暖夏凉。区内有一条在白垩纪地质年代形成的断裂带峡谷,长5000余米,陆生脊椎野生动物4纲20目33科55...[详细]
凤城张氏宗祠位于永定县凤城镇九一大街。建于清同治元年(1862),坐北朝南,由大门、前厅、中厅和后厅等组成,占地面积870平方米,系两进三落廊院式建筑。中厅、后厅均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抬梁式梁架,悬山顶。1929年5月红四军第二次入闽设司令部于此,朱德...[详细]
九龙窠为茶叶名丛原生地,“大红袍” 通往天心岩的一条深长峡谷,俗名大坑口。峡谷两侧峭壁连绵,逶迤起伏,形如九条龙。人们遂把峡谷喻之为游龙的窠穴,故名。九龙之间呈现一座顶部略呈圆形的小峰峦,称为龙珠,故又称九龙戏珠。沿着幽谷铺设了一条石...[详细]
黄岗山位于闽赣边界、是武夷山的主峰,海拔2158米,比泰山还高,为华东最高峰。因山顶生满萱草(俗称黄花菜)八九月开花时节,山岗遍染金色,故名黄岗山。黄岗山大峡谷景区的立意谓为“仙源”,即神仙居住,世外桃源。沿途自然景观:高山流水逸仙廊、仙饮斋、...[详细]
天成禅院位于武夷山二曲溪南虎啸岩下,原为道士栖居的洞天仙府。明朝时,道盛、元镜禅师在下虎啸岩上一级高丈余、深长的洞府内建虎啸庵,在此修行。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泉声和尚在虎啸庵旧址重建寺院,改名天成禅院。寺院缀于半壁,上覆危崖,下临...[详细]
永豪楼位于永定县抚市镇新民村,又名五福楼,清道光年间(1821—1850)历时18年建成,坐西南朝东北,由外大门、门埕、内大门、门厅、中厅、正楼、后楼等组成,占地面积10672平方米,系大型府第式方形土楼民居。主楼高四层,八间一厅;左右两侧横楼高四层,各建...[详细]
武夷山崖墓群位于福建省在武夷山国家风景名胜区、九曲溪两岸山峰和山北景区内。现存的地点近20处,棺木数量约20具。武夷山崖墓是形似江南乌蓬船的木棺,也称架壑船、仙橹、仙舟、敞艇、仙人屋、金棺材、仙船、沉香船、船棺等,是武夷山古闽族先...[详细]
巍然独耸的大王峰下,一处幽静的去处武夷宫,是游人向往之处。新崛起的仿古商业街,组成了个雅俗共赏的商业文化环境,格调统一,形式多样,无一雷同。这条古街长达二百米,南北布局有武夷宫、玉皇阁、彭祖山房、五铢钱庄、茶观、乡土寨、百家欢、岩顶香...[详细]
永隆昌楼位于永定县抚市镇新民村。清咸丰元年至清同治十三年(1851—1874)建,坐东南向西北,由“福善楼”和“福盛楼”两座方楼组合而成,由外大门、门埕、内大门、门厅、中厅、主楼、围楼等组成,占地面积23300平方米。规模宏大,结构繁复,工艺精细,文...[详细]
这里山因水美,水以山秀,山水相映,组成这里如诗如画的大武夷天池山水风景。乘舟从高家顺流而下霞洋,有十里水路,4100亩水面积。峰回水转,有五五二十五道水湾,一湾一景,可与武夷九曲相媲美。沿岸风光旖旎,景物别致,青山绵延。诸母岗、顶岗山、丁公山、...[详细]
大安位于闽赣边界分水关下,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历史上是兵家必争之地。这里距离市区西北27公里,福分公路由此穿街而过,交通十分方便。闽北苏维埃时期的大安,四周有45个自然村,方圆156.478平方公里,闽北分区党政军和群团机关设在大安主街,闽北分区的...[详细]
连接一线天和大红袍景区的慢游道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是地球同纬度地区保护最好、物种最丰富的生态系统,拥有2527种植物物种,近5000种野生动物。武夷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夷山崖墓群)、国家重点...[详细]
上西西兴祠位于永定县龙潭镇上西村,始建于明代初期,现存为清代建筑。坐西朝东,由池塘、门埕、大门、门厅、中厅、正厅等组成,通面阔39米,总进深30米,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系两进三落廊院式带左右横屋建筑,装饰精美。中厅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明间抬梁式...[详细]
永定暴-动遗址—金谷寺位于龙岩市永定县金砂乡西田村。宋景定元年(1260)建。占地面积1024平方米,砖木结构。是永定暴-动主要策源地、福建第一支红军部队和第一个红色政权溪南区苏维埃政府成立旧址。1931~1934年曾多次在此召开中共永定县代表大...[详细]
五夫镇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东南部,地处浦城、建阳、武夷山三县(市)交接地带,距市区51公里,镇政府驻五一村,辖11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3764户15468人,总面积175.7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2万亩,林地面积19.6万亩,是个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农业集镇。五夫自然...[详细]
永丰禅寺始建于后唐公元868年,由本邑辟之古佛,法号澡光和尚与陈有佑公施主捐资筹建,取名永丰仁寿寺,后又名桃枝寺(因仙桃为仙界清净之果,桃枝上挑花盛开则见佛,故名桃枝寺)。到了宋朝即公元1013年,又再度扩建。武夷山名僧扣冰和尚(辟之古佛化身)曾在...[详细]
《印象大红袍》剧场造就世界上最大的剧场,全球首创360度旋转观众席,造就了世界上第一座“山水环景影院”。一直以来,武夷山的山水风光让人们流连忘返。武夷山大红袍作为“茶中之王”,早在唐宋时期就盛名远播,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在成为国家首批...[详细]
列宁公园,位于武夷山市区中心,占地35亩,始建于1933年。1931年4月和1933年9月,方志敏等率领红十军两次进军闽北。红十军两次入闽作战,在军事上战绩辉煌,扩大与巩固了闽北苏区,还带来了赣东苏区学习俄国建立苏维埃,走井冈山的发展道路等经验。1933年...[详细]
晒布岩位于六曲溪北天游峰下,这是一座如刀切、似斧辟的巨大岩壁,直上直下,阔大平坦,高达400米,宽约200米,宛如一扇硕大的屏风,把武夷山风景区隔为溪南山北。晒布岩的岩壁中间有斑痕像人的手掌,长度超过一丈的有数十行,相传这是仙人留下的,故晒布岩又...[详细]
武夷山茶博物馆位于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中华武夷茶博园”内,毗邻“印象大红袍”山水实景演出区。面朝大王峰、崇阳溪畔的武夷山茶博物馆是一处组团式中式园林景观建筑,是武夷山茶文化广场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布馆面积2600平方米。作为武夷...[详细]
奎聚楼坐落在洪坑村西北部,建成于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坐北朝南,占地约6000平方米,三堂两落。中轴线自南而北依次为大门、门厅、天井、中厅、天井、大厅(祖堂前厅)、祖堂,两侧为横楼。主楼方形,土木结构,面阔33米,进深31米,底层墙厚1.5米,内通廊式,穿...[详细]
中共福建省委于1938年6月在武夷山市坑口的村头村正式成立。村头村,离市区34公里,北出窠竹关与江西省上饶县交界,西北过温岭关与江西省铅山县毗邻,历史上是军事要地。1938年2月,闽北红军游击队开赴皖南前线抗日,原闽赣省委奉命改为闽浙赣特委,就地...[详细]
在“云里的阳光,有茶的日子”里,乘竹筏、品香茗、赏风景,继九曲溪竹筏漂流之后,武夷山又一休闲漂流方式——云河漂流。集休闲、娱乐、文化、观光、生态为一体,丰富武夷山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水上竹筏漂流项目。云河漂流线路从景区北入口武夷大...[详细]
五夫朱子帮里位于武夷山市东南部,地处浦城、建阳、武夷山三县(市)交接地带的五夫镇,距市区51公里距离度假区51公里处五夫镇。五夫镇自然环境幽美、气候宜人、物产丰富、盛产白莲、板栗、杨梅、香菇、田螺等。五夫镇自古就有"邹鲁渊源"之称,历...[详细]
馆前沈宅位于龙岩市长汀县馆前镇沈坊坪埔村。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占地面积2180平方米,九厅十八井格局。由门楼、雨坪、正门、前厅、中厅、后厅楼组成,左右各有两排横屋,砖木结构,三落二进,悬山顶,穿斗抬梁式木构架。2009年公布为福建省文物...[详细]

当前福建旅游景点共有2561篇景点介绍。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