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延禧宫为内廷东六宫之一,位于东二长街东侧,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长寿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称延祺宫。清代改名为延禧宫,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重修。明清两朝均为妃嫔所居,清道光帝之恬嫔、成贵人曾在此居住。延禧宫(原)与其它五宫格局相同,为...[详细] |
![]() |
景阳宫,为内廷东六宫之一,位于钟粹宫之东、永和宫之北。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名长阳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景阳宫。清沿明旧,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重修。明代为嫔妃所居,明神宗皇帝的太子朱常洛的母亲孝靖皇后居住近30年的冷宫。清朝康熙...[详细] |
![]() |
承乾宫,内廷东六宫之一,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曰永宁宫,崇祯五年(1632年)八月更名承乾宫。顺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道光十二年(1832年)略有修葺。宫为两进院,正门南向,名承乾门。前院正殿即承乾宫,面阔5间,黄琉璃瓦歇山式顶,檐角安放走兽5个,檐下施以单...[详细] |
![]() |
景仁宫,内廷东六宫之一,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曰长安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为景仁宫。清代沿用明朝旧称,于顺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道光十五年(1835年)、光绪十六年(1890年)先后修缮。景仁门为景仁宫的正门,坐北朝南,门内有石影壁一座,传为元朝的遗...[详细] |
![]() |
永寿宫为内廷西六宫之一,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长乐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名毓德宫,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又更名为永寿宫。清朝顺治十二年(1655年)、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都曾重修或大修,但仍基本保持明初始建时的格局。...[详细] |
![]() |
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以后曾有增修,现仍保留初建时的基本格局。全园南北纵80米,东西宽140米,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园内主体建筑钦安殿为重檐盝顶式,座落于紫禁城的南北中轴线上,以其为中心,向前方及两侧铺展亭台楼阁。园内青翠的松、柏、...[详细] |
![]() |
神武门是紫禁城的北门,也是故宫博物院的正门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明称玄武门。玄武为古代四神兽之一,从方位上讲,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玄武主北方,所以帝王宫殿的北宫门多取名“玄武”。清康熙年重修时,因避康熙帝玄烨名讳改称神武门。...[详细] |
![]() |
坐落在北京崇文区的红剧场在来京的外国游客中颇为有名,每晚在此上演的《功夫传奇》一直座无虚席,《功夫传奇》专为旅游者量身定制,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形成“一个剧目、一家公司、一个团队”的管理模式。大型舞台功夫剧《功夫传奇》上演以来,曾...[详细] |
![]() |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位于紫禁城南北轴线。此门居中向阳,位当子午,故名午门。午门前有端门、天安门、大清门,其后有太和门。各门之内,两侧排列整齐的廊庑。这种以门庑围成广场、层层递进的布局形式是受中国古代“五门三朝”制度的影响,有利于突出...[详细] |
![]() |
二十四节气公园位于东城区天坛公园南侧,是一座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开放式公园。全园占地1.1公顷,其中绿化面积0.66公顷。二十四节气公园景观工程2009年8月实施建设,2009年11月工程竣工。公园改造期间,增添了园林小品、地面石刻、仿古花架等具...[详细] |
![]() |
ArtOnce是一个画室,也是一个聚会场所,来画室的顾客不需要绘画技巧,只要带着你愿意尝试的心就能绘画出属于自己的作品,画室为您提供所需用品包括画笔画框颜料等,在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下,暂时忘掉压力和烦恼。店内还免费提供小吃和饮品供大家享用,...[详细] |
![]() |
东华门是紫禁城东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东华门东向,与西华门遥相对应,门外设有下马碑石,门内金水河南北流向,上架石桥1座,桥北为三座门。以西是文华殿,迤南为銮仪卫大库。东华门与西华门形制相同,平面矩形,红色城台,白玉须弥座,当中辟3座券...[详细] |
![]() |
交泰殿为北京故宫内廷后三宫之一,位于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殿名取自《易经》,含“天地交合、康泰美满”之意。约为明嘉靖年间建,顺治十二年(1655年)、康熙八年(1669年)重修,嘉庆二年(1797年)乾清宫失火,殃及此殿,次年重建。交泰殿为皇后千秋节受庆...[详细] |
![]() |
紫禁城外朝宫殿的正门。北京故宫最大的宫门。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初称奉天门,曾一度改称皇极门。门内为太和殿(俗称金銮殿),堪称中国古代规格最高的门。现存建筑为清光绪十五年重建。面阔九间,进深三间,建筑面积一千三百平方米。重檐歇山顶,汉白玉基...[详细] |
![]() |
明代嘉靖年建,位于内廷乾清宫西侧。清初顺治皇帝病逝于此地。康熙年间,这里曾经作为宫中造办处的作坊,专门制作宫廷御用物品。自雍正皇帝居住养心殿后,造办处的各作坊遂逐渐迁出内廷,这里就一直作为清代皇帝的寝宫,至乾隆年加以改造、添建,成为一...[详细] |
![]() |
明清后妃居住的地方,为内廷西六宫之一。位于北京故宫咸福宫之东、翊坤宫之北。建于明永乐年间,初名寿昌宫,嘉靖十四年更名储秀宫。清顺治十二年重修。储秀宫为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前出廊。东西配殿为养和殿、缓福殿,均为面阔三间,硬山顶建筑。后...[详细] |
![]() |
太和殿是“东方三大殿”之一,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俗称“金銮殿”。位于北京紫禁城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称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建成后屡遭焚毁,多次重建,今殿为...[详细] |
![]() |
慈宁宫,始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明朝慈宁宫为前代皇贵妃所居。清朝的前期和中期是慈宁宫的兴盛时期,当时的孝庄文皇后、孝圣宪皇后都先后在这里居住过。顺治、康熙、乾隆三帝以孝出名,慈宁宫经常举行为太后庆寿的大典。慈宁宫门前有一东西向...[详细] |
![]() |
坤宁宫是北京故宫内廷后三宫之一,坤宁宫在交泰殿后面,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正德九年(1514年)、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两次毁于火灾,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重建。清沿明制于顺治二年(1645年)重修。嘉庆二年(1797年)乾清宫失火,延烧此殿前...[详细] |
![]() |
皇极殿本名奉天殿,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名太和殿(俗称“金銮殿”)。自建成后屡遭焚毁,又多次重建,今天所见为清代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奉天殿/皇极殿/太和殿是中国现存最大...[详细] |
![]() |
保和殿是北京故宫外三大殿之一,位于中和殿后,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谨身殿,嘉靖时遭火灾,重修后改称建极殿。清顺治二年改为保和殿,其意为“志不外驰恬神守志”。就是说神志得专一,以保持宇内的和谐,才能福寿安乐,天下太平。保和殿匾额“...[详细] |
![]() |
是北京故宫外的三大殿之一,位于紫禁城太和殿、保和殿之间。是皇帝去太和殿大典之前休息,并接受执事-的朝拜的地方。凡遇皇帝亲祭,如祭天坛、地坛,皇帝于前一日在中和殿阅视祝文,祭先农坛举行亲耕仪式前,还要在此查验种子和农具。皇太后上徽号,皇...[详细] |
![]() |
是明清两代皇帝在紫禁城中居住和处理日常政事的地方。它是后三宫之首,位于乾清门内。乾是天的意思,清是透彻的意思,一是象征透彻的天空,不浑不浊,象征国家安定;二是象征皇帝的所作所为象清澈的天空一样坦荡,没有任何见不得人的事。乾清宫是故宫内...[详细] |
![]() |
长-是西六宫之一,也是明清两代后妃居住的宫殿。前殿悬挂有乾隆皇帝御笔匾为“敬修内则”。明代嘉靖皇帝的尚寿妃、天启皇帝的李成妃,曾居住在此宫。清代乾隆皇帝的孝贤皇后曾在这里住过。孝贤皇后去世后,为了能使自己时常回到与爱妻在一起的...[详细] |
![]() |
武英殿是始建于明初的汉族宫殿建筑,位于北京故宫外朝熙和门以西。正殿武英殿南向,面阔5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歇山顶。须弥座围以汉白玉石栏,前出月台,有甬路直通武英门。后殿敬思殿与武英殿形制略似,前后殿间以穿廊相连。东西配殿分别是凝道殿、焕...[详细] |
青龙峡距北京市三元桥75公里、首都机场50公里。位于怀柔城区北20公里处,地处平原与山区的结合部。青龙峡是一处集青山、绿水、古长城为一体的...
恭王府一般指恭王府及花园。 恭王府及花园,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前海西街17号,为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曾先后作为和珅、永璘的宅邸。清咸丰元年...
故宫博物院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故宫博物院是在明、清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其位于北京市中心,前通天安门,...
集世界名胜于一体的北京世界公园,位于北京丰台区花乡大堡台,总面积46.7公顷,距市中心16公里,距北京西客站8公里,紧邻花乡森林公园。北京世界公园是...
颐和园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中国四大名园(另三座为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苏州留园)之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距北京城...
卢沟桥位于北京西南广安门外30里的永定河上。卢沟桥全长266.5米,宽7.5米,最宽处可达9.3米。有桥墩十座,共11孔,整个桥体都是石结构,关键部位均有...
当前北京旅游景点共有2149篇景点介绍。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风光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22 游鱼旅行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