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 > 大同 > 平城区旅游
昙曜广场位于云冈石窟入口处,为纪念昙曜法师而建,昙曜法师,北魏僧人,昙曜一生处于风云变幻的时代,然而他以大无畏的气度,展开一连串复兴佛教的工作,无论在政治、经济、教化、艺术或译经,都将佛教带向复兴、繁荣的景象,可谓为北魏复佛的一代法将,他主...[详细]
北魏平城是在汉朝平城县之基础扩建而成,它包括宫城、外城和城廓三个组成部分。根据近年来考古调查发现,今城北上皇庄、白马城和安家小村一带有断断续续板筑夯打的土墙遗址,高处五米多,低处一二米,底部约十几米,这正是外城之北墙,东城墙则在御河之...[详细]
"万人坑”是大同煤矿展览馆的别称,因其拥有两个容纳日寇侵华期间被害矿工尸骸的山洞而得名。“万人坑”是在1937年10月日本侵略者占领大同煤矿,野蛮推行“以人换煤”的血腥政策后,成为被残害矿工死后堆放尸体的坑道的。日本侵略者占领大同煤...[详细]
大同关帝庙为明代以前神祠建筑,俗称大庙。坐落在大同市内鼓楼东街。清《大同府志》记有明景泰、嘉靖、隆庆、万历年间修缮碑记。清康熙、乾隆时均有增建和修葺。从建筑手法和特色看,当为元代遗物,是大同唯一的一处元代建筑。关帝庙的主要建筑...[详细]
大同市法华寺位于大同城内和阳街北侧,寺院坐北朝南。形成了集宗教、民俗、历史文化内涵为一体的新景观,与精巧的九龙壁和巍峨的东城墙相得益彰,成为完美的历史景观群。整个寺院建筑高低错落,左右对称,塑像灵动丰润,形象生动。壁画色彩丰富,人物众...[详细]
大同市博物馆位于大同市城区下寺坡街下华严寺内,建成于1959年,为综合性地志博物馆。下华严寺占地面积13043平方米,建筑面积3420平方米。华严寺得名于佛教《华严经》,始建于辽,明代分为上下二寺。下华严寺主要建筑为薄迦教藏殿,是储藏佛教经典之...[详细]
善化寺(第一批国保)时代:辽、金地址:大同市城区南隅我国现存辽、金时期布局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寺院建筑。据寺内金大定十六年(1176年)《大金西京大普恩寺重修大殿记》碑载:寺始建于唐开元年间,原名开元寺,五代后晋初易名大普恩寺。辽末保大二年...[详细]
大同鼓楼始建于明朝,清朝顺治、乾隆年间均有重修,是山西乃至全国保存较为完好,规模较大的明清鼓楼。鼓楼高三层,为十字歇山顶建筑,面阔和进深均为三间。楼阁四面设门,四周有回廊栏杆,底层有木制楼梯。明清时期,鼓楼是全城报时报警之地,备有测定时间...[详细]
介 绍: 鹿野苑石窟位于大同城北5公里外的小石子村大沙沟的北崖面上。它依山而建,座北向南。原有石佛三尊,后因文革破坏,现只剩两尊古佛。 据专家考证,北魏道武帝拓跋珪于公元398年自乐盛(和林格尔) 迁都平城(大同)。道武帝从天兴二年起,大兴土木,其...[详细]
全名为屯骑校尉建威将军洛州刺史昌国子封史君墓志铭。1980年出土于大同市西8公里的小站村附近。墓碑高0.42米,宽0.32米。楷书十二行,每行十二字,共141宇。石上刻以浅(上其下石)子格,格长宽为2.7厘米至2.9厘米。刻于北魏宣武帝正始元年(公元504年),石...[详细]
看 点: 每遇敌情,白天燃烟(也称熔),夜间点火(也称烽)互相传递信号。因为狼粪燃烧起来烟很大,可直上云霄,远处容易看见,故烽喉多用狼粪烧烟,因此烽火台也称狼烟台。 明代大同地区的长城经过多次修筑,从宣化到大同西路一千多里的长城沿线上,共修筑了36...[详细]
又名永固陵,位于大同城北五十里之方山。据《魏书》记载:“大和五年起作,八年而成。太和十四年冬十月癸酉文明太皇太后葬此,号水固陵。”《水经注》记载:“方岭上有文明太皇太后陵,陵之东北有高祖陵。”《旧志》所谓北魏二陵。唐朝诗人温庭筠游览...[详细]

当前大同平城区旅游景点共有37篇景点介绍。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