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 > 亳州 > 蒙城县旅游
蒙城南门内有座寺院,名曰慈氏寺(今已改建为城关第三小学)。建筑宏丽,雕塑精美。寺内高悬大铁钟一座。紧靠慈氏寺的东南角,有一宝塔,名曰慈氏塔,又名万佛塔。塔体八角十三层,挺拔秀丽,直插云端,每层每角均悬有铜质风铃。这塔、寺相映成辉,颇为壮观。旧...[详细]
蒙城南行四十五里,横穿蒙凤公路有一条芡河,跨河有座大桥,名曰陈仙桥,群众都称这里是四十五里上天梯。老辈子传说下来的故事,大家都信以为真,不胫而走,陈仙桥也因此成为蒙城的一个景点。传说是因庄子而引起的。《史记》载,庄子曾为漆园吏。而庄子又...[详细]
县钟鼓楼北有一条东西向的小街,东接东环路,西接北大街,名叫三报司街。这条小街的西头有一个“三报司”。“三报司”是一座小庙。“报”是因果报应,古人迷信,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必定要报。”“司”是主持。“三”...[详细]
民国四年(1915年)《重修蒙城县志》记载,城内华祖庙在北大街路西(现城关医院斜对面)。华祖即华佗(?-208),汉末著名医学家,又名旉,字元化,沛国谯(今亳州市)人。精通内、外、妇、儿、针灸等各科,尤其擅长外科,创用“麻沸散”,给患者-后施行剖腹等手术。还创编“...[详细]
孟表,字武达,是我国南北朝时代济北蛇邱人。他起初在南齐明帝时,任马头(今安徽寿县西北)太守,后归顺北魏,任南兖州(今山东兖州)刺史,赐谯县(今亳州)侯,镇守涡阳。涡阳即今蒙城。北魏皇兴二年(468年),魏军大举南进。夺取南齐淮北四州,建涡州涡阳县,治所在原山...[详细]
在县城东门外,有一孔庙,占地八百平方米。建有圣人殿和前殿、后殿及东西廊房数十间。房顶五色琉璃瓦,周围红色砖墙;大门前有座“状元”桥,桥西侧凿一水井,名曰“圣井”。井水甘甜爽口,井上筑一凉亭,亭立碑镌刻“圣井甘泉”四个大字。四周苍松翠柏,绿...[详细]
刘孤堆遗址位于蒙城县东北板桥集镇境内刘谷堆村三里桥正北500米,高出地面4米的一个大土堆,为大乘寺遗址。据传为清代所建,现为蒙城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年大乘寺气势恢宏,雕梁画柱,飞檐斗拱,风貌奇伟。寺院座北朝南,寺前6棵龙爪古槐。前殿9间,内...[详细]
何惟憼,字子恭,号水南,蒙城县城西何楼庄人。生于明宪宗成化十八年(1482),世宗癸丑科举进士,世宗间官都察院经历(一曰经宪,蒙人通称御史)。后遭严党陷害,含冤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七年(1558),终年七十七岁。至嘉靖四十四年(1565)其冤昭雪,葬于城南区关帝乡陈瓦...[详细]
陆建章(1862—1918)字朗斋,乳名八庚,蒙城东南六十华里陆瓦房庄人。曾任清二品道员,曹州总兵,袁世凯政府的陕西督军等职,后被段祺瑞指使徐树铮诱杀于天津,归葬蒙城故里。陆建章的府第和墓地是他在陕西督军任内兴建和选定的。府第在庄内,墓地在庄东头...[详细]
双锁山烈士陵园位于蒙城县双锁山上,1983年有小涧区委、区公所修建,用以纪念当地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烈士,蒙城县城西北地区25公里小涧镇东侧双锁山旁依涡河,南北走向,延绵约十华里。北有狼山,南有黄柏山、尖山,可谓群山环抱。五代时当...[详细]
蒙城县双涧镇有个因庙而得名的七奶庙村。七奶庙原名七贞祠,故址在今双涧镇七奶庙小学,现庙已不存在。七贞祠的建立,有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相传元朝末年,河南荥阳潘公任江浙行省左丞。他有一妻七妾。七妾对潘公和夫人以礼相待,相互之间也相敬相...[详细]
万佛塔又名插花塔、兴化寺塔、慈氏寺塔(因为此处宋代有兴化寺、元代有慈氏寺),俗称"蒙城砖塔",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北宋崇宁元年(1102),一说始建于唐代,坐落在蒙城县城东南。塔共13层,高38.6米,底周24.3米,每层有8门,4真和4假,1至7层以下门窗...[详细]
九顶灵山寺位于蒙城狼山山顶,寺有山门,前殿、中殿、后殿共13间。分两进院落,有院墙围护,总体为砖石结构,是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原寺院宏大,分上寺和下寺两部分,共有殿宇百余间,距今1300余年。初名“昭明寺”,是取南朝梁武帝...[详细]
蒙城文庙,亦称黉宫、黉学,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是祭孔、演礼和办学的地方。文庙自前而后依次为灵星门、泮池、泮桥、大成门和大成殿(孔子被称为"集大成之先师")。灵星门正对着青云街,取其"平步青云"之意。灵星门的西南侧有一井,名圣井。...[详细]
嵇山,在县城内东北隅,是一座小土山,四面环水。相传,魏晋时“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曾任魏中散大夫,因不满司马昭的专横,愤世嫉俗,又因仰慕庄子,曾隐居于此,以著书立说,灌园打铁度日,后被司马昭所害。山因人而得名,故称嵇山。后人为表达对嵇康的敬慕之情...[详细]
蒙城县民众教育馆是民国时期的群众文化事业机构。民国三年(1914年)十二月,蒙城建立通俗教育会,民国十七年改为民众教育馆。馆址初在文王庙,后迁至文庙明伦堂西侧(现漆园金店),与明伦堂、圣人殿、藏经阁、文昌阁等连成一片,形成一个文化中心。教育馆...[详细]
民国四年《重修蒙城县志·建置志·古迹》:“曹操演武台在县东半里许,俗称为曹操坟。”在民国初年,曹操演武台遗迹尚存。因为年代久远,当年的演武台已经成了一个土堆,所以俗称其为坟。演武台建于何时呢?民国三年《重修蒙城县志·武备志》记载:“建...[详细]
蒙城紧靠涡河,旧时河上无桥,人们靠渡船往来于涡河之上。每当夕阳西下,晚霞洒向古渡,别有一番景色;岸边丛林上空归鸟盘旋,泊船栉比冒着炊烟,河水粼粼闪着金光,远处归帆点点,渡船往来荡起金波,其景宛若一幅动人的画面。清代蒙城知府田本沛有诗云:落日挂...[详细]
蒙城县城西50华里的马集镇,有一片美丽的清代建筑群,这便是马公府。马公,名玉昆,字景山,蒙城县马集镇人,清末反帝爱国名将。同治年间,他奉命率部出师新疆,抗击沙俄的侵略。他驰骋疆场,转战16载,先后收复天山南北城邑十余座,为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立下显赫...[详细]
蒙城县革命烈士纪念馆坐落在古老的万佛塔东侧,三面环水,占地3000多平方米,始建于1966年,重建于2007年,建筑面积440平方米,英明录719人,布展20名烈士事迹,陈烈46件遗物,骨灰存放15名,另外还有周元墓碑一座占地109平方米。馆内有3名管理人员,1名馆长,2名...[详细]
南简城是一座古城。据传为东晋简文帝司马昱所建,距今1600余年历史,又称简文帝城,当地人称为简城。位于蒙城县板桥集镇东南17公里处,距板桥集镇陶圩村沟南陶庄500米,这里曾为古代重要城邑。分为内城和外城。内城有东西走向主大街,两侧商铺林立,市...[详细]
蒙城在周、春秋战国时称“漆园”,唐天宝元年改为“蒙城”。漆园旧址在今城东北涡河北岸二里许的姜楼庄西北和刘寨庄西。这北依梁土山,南临涡河水,有茂林修竹,沃野平川,肥壮牛羊,勤劳农夫。每当春回大地之时,真是花红柳绿,清香阵阵,鸟鸣蝶舞,景色宜人...[详细]
蒙城县城内有一座古寺,名叫慈氏寺。“慈寺晓钟”为蒙城八景之一。慈氏寺俗称大寺,位于老城大街南端东侧,万佛塔的西北首。据旧《县志》记载:“慈氏寺在县内东南隅,元至正丙子年(按:应为丙戌年,即公元1346年)建,旧名慈院,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重修,改为慈...[详细]
半个蒙城县,五座战国城,是蒙城之佳话。蒙城地处中原腹地,历代兵家必争。据专家考证,仅在涡河以北,半个蒙城县的区域内,就有大大小小五座战国乃至战国前的古城遗址。分别是:漆园古城、殷墟北蒙、礼城、瑕城和赵集古城遗址。北蒙和礼城,千年古城墙至...[详细]
狼峰即小涧集以北的狼山,位于县城西;北15公里处。传说很久以前,这里山峦起伏,林木葱郁,杂草丛生,怪石嶙岣,云雾缭绕,为周围九峰之首。因豺狼出没其间,经常酿成祸患,故名为“狼山”。后有一薛姓的白衣青年,精通武艺,非常骁勇,自愿上山扣狼为民除害。他上...[详细]

当前亳州蒙城县旅游景点共有56篇景点介绍。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